很多耳鳴患者到醫院就診時,面對著複雜的檢查程式,往往不知所措,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該如何診斷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耳鳴檢查的幾大步驟,患者心理對檢查有個初步的認識,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對耳鳴患者的診斷,需要最低限度的全面的聽力學評估,以及顳骨CT和頭部MRI檢查。查明感音神經性聾需用前述鑑別感音性和神經性聾的試驗進行檢查。搏動性耳鳴需要檢查包括頸動脈和椎動脈的血管系統造影,以排除動脈阻塞,動脈瘤及血管腫瘤。
耳鳴的診斷依據如下:
1、病史與病因
1出生時有無窒息、缺氧、產程過長、臍帶繞頸、產傷等。
2出生後有無低體重、黃疸、早產、患病史、用藥史、外傷史、接觸放射線同位素、情緒刺激、噪聲接觸史
3母親妊娠有無用藥史、患病史、保胎史、外傷史等。
4家族中是否有耳聾遺傳史祖父母、外祖父母、姑表、姨表三代追蹤。
2、聽力檢查
可用手錶聲試驗。在用藥之前,用手錶試驗聽力,在用藥過程中,還用同一塊手錶試驗聽力。要注意放表的位置,每次均應放在同一方位,且不應將表緊貼在耳部面板或骨頭上端應使手錶距耳廓有一定距離。這樣聽到的聲音,才是透過空氣傳導的聲音,否則就是透過骨頭傳導的聲音,不能如實地反映聽力的實際情況。在試驗中,如果發覺到用藥後較用藥前聽力下降,則應考慮耳蝸系統中毒的可能性。
3、影相學檢查
內耳CT檢查是近幾年來診斷先天性內耳發育異常的一個主要手段,它的高分辨提高了耳疾病的診斷率,提高醫生的診斷水平,尤其對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及前庭導水管擴大均提供可靠依據。
溫馨提示:一般來說,耳鳴檢查的步驟就是這些,您看了之後,應該清楚了吧,小編相信,隨著醫學手段的發展,常規檢查的程式走向簡化、檢查裝置的更新換代是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久的將來,醫學工作者就能找出至於神經性耳鳴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