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痔瘡的方法很多,分為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兩大類。
對於輕度的內痔,主要是矯正便秘,防止出血。對嵌頓性內痔,如嵌頓時間短,中醫多遵循“下者舉之”的非手術治則,行手法復位。
許多痔、肛瘻、肛裂、直腸脫垂等肛腸疾病患者,由於採取了西醫的手術治療方法,術後影響了肛門功能,特別是晚期內痔的手術治療,術後疼痛、大小便困難、感染、大出血、肛門狹窄或肛門鬆弛等合併症和後遺症,一直未能得到理想解決。肛腸科臨床醫生不斷實驗研究和大量臨床觀察,解決了這一難題,對晚期內痔和混合痔的治療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根據中醫藥“酸可收斂、澀可固脫”的理論,不少醫書中都介紹了有關的理法方藥。如北齊醫學家徐三才提出的“澀可固脫”治則,唐代《本草拾遺》中記載的以五倍子等酸性藥物治痔的經驗,明代《世醫得效方》和《本草綱目》中有關五倍子、明礬治痔的記述等,對臨床治療都具有指導意義。
如何避免痔瘡復發
避免痔瘡復發,一要防治便秘,二要注意生活調理。
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攝入充足的水分 攝入充足的水分能達到軟化糞便的目的,有較好的預防便秘的效果。每天要保證1000ml的飲水量。每天早晨飲用冷開水,能刺激胃—結腸反射而達到促進排便的目的,但需注意根據季節適當調節水的溫度。
2.攝取足量的食物纖維飲食中應含有足量的纖維素,維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纖維攝取量為每日20g.纖維素有親水性,能吸收水分,使食物殘渣膨脹易推進;殘渣能刺激腸蠕動,利於激發便意和排便反射。另外,攝入香蕉、食物纖維飲料、水果、蔬菜或筍類、麥片、麩皮等多纖維食物均有促進排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