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瘻的保健措施也稱為護理方式,多數情況下,肛瘻在夏季最為常見,所以,在夏季要注意預防,同時,肛瘻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以免影響到肛瘻的治療效果,當然,在治癒肛瘻後也需要有嚴格的預防其反覆復發,下面就肛瘻的保健措施進行介紹:
1.定時定量飲食,避免過飢過飽 過飢指進食不足或過時不食或飢不得食。飲食攝入不足,氣血生化乏源,導致氣血衰少,脾胃虛弱。脾氣不足,中氣下陷導致久洩、久痢、脫垂、內痔脫出等;氣虛推動乏力,血虛腸道失潤致大便困難;氣血虧虛致肛癰潰後久不收口之肛瘻。過飽,指進食次數過多或進食量過多,超過了脾胃的受納運化能力,使脾胃之氣受損,水谷難以運化,氣機升降失調致洩瀉、便秘、痔瘡的發生。
2.五味均衡,不宜偏食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若五味過極,則損傷相應的臟腑。
1辛陽發散,過之則易耗散陽氣,損傷津液;溫補過之則補陽助火,暗耗陰血。因此,過食辛辣溫補之品,陰血津液皆損,腸道失潤,導致大便乾結。排便努掙,日久則氣血瘀滯不散成肛瘻、痔瘡等。辛能助熱生風,溫補則助陽生火,風火相煽,灼傷腸絡致便下鮮血,下注如箭。
2甘能助溼滿中,過食甘味,水溼蘊結腸道,傳導失司致洩瀉。溼能化熱,溼熱下注大腸,氣血瘀阻成息肉痔;溼熱壅滯肛門,氣血瘀結而衝突為痔。因溼性重著,溼之為病常先傷於下,故肛門病中因溼而發病的較多。
3苦性寒涼,過食苦味,易損傷脾胃。脾虛不運,水溼盛而致洩瀉,胃氣受損,濁陰不降致嘔吐、便秘等。
4酸味收澀以養肝,過食酸味,則肝氣旺盛,木旺則土虧,出現腹痛欲瀉,瀉後痛減之肝脾不調的洩瀉。
3.宜清淡飲食,不過於甘肥厚膩之品 肥能生熱,甘能壅中,厚膩之品助溼礙脾,溼熱內盛,蘊結大腸致洩瀉;溼熱與氣血搏結成溼熱痢;溼熱壅結肛門成痔疾;溼熱化火,火毒內生,壅滯肛門,腐肉成膿為肛癰,肛癰潰後易成肛瘻.
4.不過度飲酒 朱丹溪認為:“醇酒之性,大熱大毒”。若飲酒過度,酒熱之氣損傷脾胃,釀成內溼、內熱。溼熱內盛,成腹痛洩瀉、下痢膿血諸症;溼熱下注肛門成痔瘻癰;內熱燻蒸,灼傷血絡致便血;熱傷津液致便秘、肛瘻。
5.忌食生冷不潔之品 生冷不潔之品易損傷脾胃之陽氣,寒溼內生,引起腹痛、洩瀉、寒溼痢等。
對肛瘻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有兩個方面,首先是感染,另外一個就是生活方式,根據肛瘻疾病病情的不同,這兩種情況治療的側重點也不同,比如痔瘡,主要就是由生活方式不良所引起,而肛瘻則主要是因感染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