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的原因
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器官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特別是心腦血管(大小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微迴圈受阻,導致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腦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功能減退。繼而出現記憶力減退、失眠、煩躁、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固執。
心理因素
很多老年人一輩子都在領導的崗位上,但歲月不由人,一退下來,難免心裡有些不適應,從來都是所有人都要聽他的,現在要他聽別人的,就怎麼也聽不進去,所以才會導致病情延誤,持續加重。
炎症因素
各種原因引起的腦炎、腦膜炎,由於病原體或毒素侵襲神經細胞,干擾神經細胞代謝;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血栓形成,血液迴圈障礙;神經組織對病原體抗原的強力反應,白質脫髓鞘變化,和血管及血管周圍破壞病變等,導致腦組織侷限或瀰漫性水中、軟化或壞死,出現腦萎縮。
創傷引起腦萎縮
慢性硬腦膜下雪中因佔位效應引起顱內高壓,區域性腦部受壓,腦血迴圈受阻,神經元變形及壞死,出現腦萎縮。
缺氧、缺血腦萎縮
後天性缺氧缺血可以引起腦萎縮,大腦皮質灰質對缺氧最敏感,白質次之,小腦又次之,腦幹對缺氧缺血的耐受力最強。窒息,頸動脈以外壓迫、心肺復甦後均可引起缺氧性腦萎縮。
過敏性休克,在較長時間低血壓過程中,腦組織嚴重缺血缺氧,可引起兩種病理改變,一是廣泛性皮質腦萎縮;二是基地節灰質核缺血性壞死、囊變與猥瑣。
腦萎縮症狀
性格行為的改變
性格改變常為本病的早期症狀,病人變得落落寡合,不喜與人交往,或表現為沒有理想、慾望、對子女親人缺乏感情;生活習慣刻板怪異,性格急躁,言語增多,或囉嗦重複;或多疑自私,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別關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適而糾纏不清。所有的患者的高階情感活動-羞恥感、責任感、光榮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亦可出現睡眠節律的改變。
記憶障礙
記憶缺損發生較早,如經常失落物品,遺忘已應諾的事等。隨著病情發展,漸至記憶力完全喪失。
智慧減退、痴呆
表現為理解、判斷、計算能力等智力活動全面下降,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勝任工作及家務;漸至不能正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齡、進食不知飢飽,出門後不識歸途,收集廢紙雜物視為珍寶。病至後期,終日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別親疏,大小便失禁,發言含糊,口齒不清,雜言無章,終至完全痴呆。
全身症狀
病變早期,病人常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腰膝痠軟,手足發麻,耳鳴耳聾;漸至反應遲鈍,動作遲緩,喃喃自語,答非所問。在軀體方面,常表現為老態龍鍾,發白齒落,面板乾燥,色素增生,甚或可見偏癱、癲癇,或共濟失調,震顫等,神經系統症狀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腦萎縮是一種嚴重危害腦健康的疾病,我們應警惕以上預警訊號,對於年邁的父母,兒女也應多加照顧與關心,一旦發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入院檢查並儘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