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自己的溝通方式
當雙方都處於事態之中時,眼光很容易被侷限在當下。
作為父母,其實最好的角色是作為一個引導者而不是命令者,畢竟時代在變化,過往的經驗也不能完全複製,還是要考慮孩子自己的情況,特別是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來說。
也許有時候問題不一定出在孩子身上。
希望成為權威的父母一般都會認為自己的是對的,特別是自己也是聽父母的話長大的這種心理的情況下。孩子的不順從,就成了叛逆。一旦一方提前定性,那麼家庭“戰爭”也就離爆發不遠了。
保持冷靜的心態
孩子還反對父母的時候,父母一定會有不滿,但不同的父母的態度不同。
冷靜的父母會找機會證實孩子的不足。而急躁的父母,會急切的找盡一切方法揭穿孩子的“短見”,壓制孩子的不同想法。
但結果是,冷靜的父母得到孩子的尊重,急躁的父母常年和孩子處於“戰爭”之中。
找尋問題關鍵點
哪怕對待同一件事情,孩子的角度和成人的角度也是不同的。
教育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尋求別人的意見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如,問周圍有同齡孩子的朋友,或找年長孩子的父母尋求經驗,問身邊的懂教育學、心理學的朋友、參加相關講座等等
瞭解孩子的世界
想要了解孩子,首先要懂得孩子的世界。
比如父母覺得孩子的興趣愛好會影響學習,特別是遊戲、追星之類的。和孩子一起參與,或者瞭解這些東西的特性,學會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去引導孩子。
比如用孩子喜歡遊戲,可以利用空閒時間一起進行,這樣既能拉近感情,也能極好的控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改變教育方法
隨著孩子的成長,對待孩子的態度要學會改變,教育方法自然要隨之改進。
小的時候,孩子認為父母是權威,所以是父母教,孩子學。
青春期到來後,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只是有經驗的人,並不是全能的人,所以會提出自己的看法,會質疑,所以這時候需要的不再是灌輸式教育,而是雙向式溝通。
坦誠自己的擅長,不避諱自己的弱項。這樣孩子會更加清晰什麼時候應該多多聽從,什麼時候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