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正濃,中暑人數逐漸攀升。日本總務省消防廳8月4日釋出資料顯示,7月27日~8月2日,日本全國因中暑送醫人數超過1.1萬。近日,上海持續高溫達35℃以上,一產婦因遵循“捂月子”的傳統,在不開空調的房內休息並蓋著棉被導致中暑,後因搶救無效死亡。慘痛教訓的背後正是人們對中暑防治知識的匱乏。日本橫濱創英大學名譽教授則岡孝子在接受《日刊現代》雜誌採訪時指出,人們在生活中存在很多防中暑誤區和漏洞。
1.黃昏也是高危時刻。不要以為只有白天高溫才會中暑,即便涼爽的黃昏時分,如果溼度高,同樣存在中暑風險,尤其是剛下過一場雨後。此時,建議少在戶外活動。
2.外出長時間戴帽子易中暑。夏季外出,很多人會戴帽子,但時間長了會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溼熱的小環境,令頭部溼度提高,引發中暑。戴帽子固然有助防暑,但切記要不定時拿下帽子,及時擦乾汗水,給頭部通風散熱。
3.游泳後會因脫水中暑。游泳給人們帶來了一絲清涼,然而很多人卻沒有勤喝水的習慣。而且,人長時間泡在水裡,水分照樣會流失,特別是在露天環境下戲水,水分揮發更快,易引發脫水症,導致中暑。所以戲水時別忘了隨身帶瓶水,上岸後馬上擦乾身體,回家前先用清水衝一衝。
4.“牛飲”補水反致中暑。天熱口渴會讓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這樣反而會使水分在體內短時間堆積,不利於吸收,導致中暑。建議外出時帶瓶水,邊走邊小口喝;平時不怎麼出汗的人,汗腺機能較弱,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暑熱天要有意識地比其他人喝更多的水,平均每小時喝半杯水,還可透過洗熱水澡、適度運動來鍛鍊汗腺機能。而愛出汗的人,由於汗液會帶走體內大量水分,使血液變得黏稠,所以建議這類人應勤補水,別等口渴了才想起來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