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於38℃:4小時一次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只是低燒,低於38℃時,仍然照吃、照玩,沒有明顯不舒服,那麼,每4個小時給他測一次體溫即可,建議在晨起7點,下午2點,晚6點和睡前監測,測得太過於頻繁,反而會影響到寶寶的休息。
高於38℃:2小時測一次
寶寶體溫超過38℃時,建議每2小時監測一次體溫,以免病情加重,而且監測體溫有利於觀察病情。如果發現孩子的精神狀況異常(無論是焦躁興奮還是萎靡不振)或者食慾下降,都要加測體溫,1小時測一次,寶寶發燒超過39℃,最好半小時測一次。體溫正常後,仍應該每日測體溫1次,至少3天。
物理降溫後:半小時測一次
物理降溫是區域性或全身用低溫傳導與蒸發作用使體溫下降,一般發燒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如冷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半小時後要監測體溫並記錄,休息1小時後再重複使用,直到體溫降至正常。
吃退燒藥後:1小時測一次
一般寶寶發燒超過38.5℃時,都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藥退燒。而退燒藥平均起效時間為服藥後1小時左右,所以在吃完退燒藥後1小時,要給寶寶監測體溫,有利於判斷藥效。如果寶寶發燒反覆,就要到醫院就診,以免發生意外。
寶寶發燒怎麼正確量體溫
腋下測溫法
測量方法: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將水銀頭放在腋窩中間,用手臂把溫度計夾住。如腋下有汗要擦乾,5分鐘後取出體溫表檢視。
腋窩體溫範圍:36.0℃-37.4℃。
口腔測溫法
測量方法:測溫前先對口表消毒,將水銀端斜放於舌下。讓孩子放鬆,閉口用鼻呼吸,注意不要用牙咬體溫計,不要說話,3分鐘後取出,檢視讀數。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
肛門測溫法
測量方法:肛門測溫要使用肛表。先將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頭上抹一點石蠟油或食用油,讓孩子側躺在膝上,將表從肛門輕輕插入2-2.5cm,3分鐘後拿出,用紙巾擦乾淨,看體溫。
直腸體溫範圍:36.9℃-37.9℃。
頸部測溫法
測量方法:在孩子熟睡時將體溫計放在脖子下面,緊貼面板,輕輕夾住,如有汗液要先擦乾,過5分鐘檢視體溫。
頸部體溫範圍:36.7℃-37.7℃。
紅外測溫法
測量方法:採用紅外感溫技術,無需接觸就可快速測得體溫,一般是測耳道或額頭,操作非常方便。
正常體溫範圍:36.7℃-37.7℃。
注意事項
5歲以下的孩子,不推薦測量口腔和直腸溫度,因為孩子太小,體溫計放在嘴裡易被咬破,不僅會扎傷孩子,洩露的水銀對孩子傷害也非常大;測直腸溫度時,用力的輕重及插入的深淺都不好掌握,也比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