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路邊攤易傳“肝炎”!

avatar 活人巧松
2.7萬 熱度 A+ A-
核心提示: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隊長譚梁之指出,路邊攤在衛生方面有“四宗罪”: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rdquo

核心提示: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隊長譚梁之指出,路邊攤在衛生方面有“四宗罪”: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肝病患者至關重要。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閔筱輝博士表示,一個較固定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內臟以及神經內分泌的活動協調而有規律,減少損耗,實現健康的和諧。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執行人體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500種以上功能,是“人體的化工廠”。肝臟的多種功能與處理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有關,其它的功能包括使 紅細胞 再迴圈以及除去 血液 中的有毒物質。

閔筱輝指出,肝病患者主要從吃住行三個方面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

多休息適 量 運動

急性期肝病患者應該臥床休息,以減少體能消耗和物質代謝,減少代謝物的產生,減輕肝臟負擔。

黃燦燦的烤紅薯、刺激可口的麻辣燙、香噴噴的臭豆腐……這些路邊攤,備受年輕人青睞。甚至晚上十點多,燒烤攤旁依然人頭攢動。近日,《生命時報》聯合搜狐網健康頻道、環球網進行調查發現,1100餘名參與者中,僅7.9%的人從未吃過路邊攤,59.6%的人半月吃一次以上,17.5%的人一週吃一次以上,而15%的人竟一週至少吃三次。也就是說,九成人都吃過路邊攤。

在回答“你常吃什麼路邊攤?”一題時,燒烤類位居榜首,佔46.5%;麻辣燙、炸臭豆腐和其他的比例分別為25.2%、14.2%、14.1%。但只有50.27%的人認為“路邊攤非常不衛生”。

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隊長譚梁之指出,路邊攤在衛生方面有“四宗罪”:

一是未經衛生部門批准,暴露在馬路邊上,其衛生狀況毫無保證;

二是攤主無健康證不說,不講究衛生是普遍現象,他就曾親眼見到冬天凍得不行的攤主用手擤完鼻涕後,直接用手抓食物;

三是各類用具基本不清洗,更別提消毒了;

四是製作原料、調料等多為低劣產品。醋是工業“冰醋酸”加 色 素、水兌來的;辣椒是用色素混上玉米粉等製作而成;而所謂羊肉串多是在豬肉上澆了羊油。

在吃路邊攤的時間上,75%的人選擇在晚上吃,而選擇在午餐、早餐吃的比例分別為15%和10%。而在“你吃路邊攤有什麼習慣”的選擇中,有32.7%的人“隨時買隨時吃,甚至邊走邊吃”,21.6%的人習慣“味道越重越好”;“吃了路邊攤就不吃主食了”、“辣了、鹹了就大口喝水”的比例分別為13.9%和13.4%。對此,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姚煒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寒冷季節在外面吃東西,容易讓涼空氣進入體,影響消化;而吃得太晚,食物留在胃裡難以消化平臥時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 腹脹 胃酸等問題,還會影響睡眠;大口灌水則會沖淡消化液,減弱其殺菌作用,更易引起腸胃炎、痢疾等病。“因吃路邊攤導致的 急性胃炎 、痢疾,甚至感染甲肝、戊肝的並不少見。”

釋出於 2021-01-0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