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身心俱疲的“過渡期”
德國有調查發現,近八成人週一起床後情緒低落。德比教授的觀察還發現,星期一是職員請假的高峰日。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李建明教授指出,雙休日過後,放鬆的身心很難一下子切換到工作狀態,週一就變成了一個“過渡期”。
人們感覺事情堆成了山,偏偏注意力和記憶力都跟不上,腦子彷彿“罷工”了。此時,所有人都在應付手頭雜亂的工作,拜訪客戶或找老闆彙報可能都會碰壁。
對策:不要讓任何有關週一工作的念頭,打擾週末的喜悅。週一稍早些到辦公室,梳理要做的工作,按輕重緩急排序,有條理地完成。
週二:埋頭苦幹的“打拼日”
德比教授研究發現,週二是主觀能動性最強的時候,人們的效率很高,產出最大;週二下午還是求職者投遞簡歷的高峰期。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大部分人會在週二放棄午休,兩成人會加班到深夜;人們的壓力在週二11點45分達到峰值。到了週二人們紛紛走出閒散狀態,工作步入正軌,壓力隨之而來。
對策:不要把所有事堆到某一天,以免讓身心承受過大壓力。如工作過於繁雜,不妨先停下來閉目養神幾分鐘,喝杯咖啡或茶,安撫心中壞情緒。
午飯適當增加全麥食品、深海魚、新鮮果蔬,可補充鎂元素、歐米伽-3脂肪酸等,有助緩解焦慮情緒。
週三:鬱鬱寡歡的“職場超人”
德比教授分析說,人們在週三完全適應了忙碌狀態,精力最旺盛、思路最廣闊、思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是做決策的好時機。
不過,週三是工作日的中間點,上個週末儲備的能量漸漸消逝,下個週末又有點遙遙無期,人們就像掉進了“沼澤地”。
對策:德比教授指出,人們在週三更渴望交流,不妨把會議安排到這一天。李建明建議,利用週三的午休和下班時間制定週末的計劃,比如約朋友、看電影、去郊遊等,能讓下個週末離自己的心更近些,對生活更有期待。週三還是跟朋友聚會的好時間,可以下班後一起聊聊瑣事、說說心事。
週四:難熬的“黎明前的黑暗”
德比教授研究發現,人們在週四最好說話,這一天客戶最易簽約,辦事不容易受到刁難。北京師範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君指出,經歷3天的高強度工作,緊繃的神經像長時間演奏過的琴絃一樣鬆懈了。
但臨近週末,要處理的事務不減反增,讓人進退兩難,疲憊感自然會讓有的人放鬆要求。
對策:週四不妨跟自己做個交易:多幹點活,並且不打折扣地完成,就獎勵自己週五晚上吃頓好的或聽場演唱會等。另外,週四比較適合做不太費腦子的機械性工作,比如錄入資料、檢查校對等。
週五:心甘情願的“加班日”
調查顯示,人在週五不僅效率最高,且幹活保質有保量,一些平時看來棘手的事都能輕易完成。德比教授還發現,星期五人們最喜歡冒險,比如進行高風險投資,這是因為人們希望將一週的事情來個了斷,輕鬆過週末,所以不管做什麼都很果決。
週五給人的感覺就像得到一張時間支票,馬上就能隨意支配時間了,歡欣的情緒讓人不容易累。
對策:不妨利用高效的週五處理難啃的“硬骨頭”,但不要把特別重要的決策性事務留到週五做,以免冒太大險。週五還可用來替週末減負,適當把下週的工作處理一點。
週末:收拾心情的“修行日”
週末到了,本該將一週的疲憊、煩惱拋到雲端,但有些人卻煩躁、無聊,不知做什麼;有的人或矇頭大睡,或無節制狂歡,過後又有虛度光陰的內疚感;還有人一到週日中午,就陷入對下週工作的焦慮中。
“週一要來了”之所以成為幸福週末的終結者,根源在於沒有認清工作的價值。
對策:週末只是一個暫停工作、合理休息的日子,承載不起過多的期待。如期待過高,週末不管安排得多合理、過得多愉快,失落感都會倍增。
溫馨提示
建議大家順其自然,合理計劃,既不要悶在家裡,也不要連續參加戶外活動或聚會。更重要的是認清工作的意義。工作的意義對每個人都不同,但如果能學會從工作中體會到收穫的喜悅,也許對工作就不會產生排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