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約有700萬腦出血患者,平均每12秒鐘就有一人發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出血。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的現狀並未得到根本改善,而且腦出血的複發率日益增高,因此注意周圍環境以及自身習慣也是對治療腦出血有一定幫助。
1 保持安靜 保持安靜有利於止血,防止或減少血液破入腦室及防止再出血,也有利於穩定血壓及顱內壓。為此,患者在運送到附近醫院後,不要再轉送外地,應讓患者絕對臥床,避免非必要檢查。如患者煩躁不安,應先查詢是否有不良刺激引起,如頭痛、膀胱,脹滿、床鋪不適等。各種鎮靜劑雖可提高神經系統應激閾而強行控制躁動,但還應針對具體情況消除不良刺激,如降低顱內壓、降低血壓、導尿或熱敷下腹部助排尿、更換尿溼床單、鋪平被褥等。若患者仍煩躁不安,可適當用安定類藥物,但劑量不宜太大,以免影響對意識水平的觀察,禁用嗎啡類藥物以免抑制呼吸。
2 吸氧 改善腦缺氧。
3 保持呼吸道通暢 腦出血患者多有意識障礙,這樣極易出現舌後墜影響呼吸,同時口腔、咽喉、氣管內分泌物亦較多,且不易排出,給搶救及治療帶來困難。應及時吸痰、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氣管切開。
4 及早控制和減輕腦水腫 急性腦出血都有不同程度的腦水腫,常在3~7天內達高峰,可引起腦疝,危及生命,故積極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是一個重要環節。120%甘露醇250ml靜滴,30min左右滴完,視病情每6~8h1次,一般用7~10天。使用甘露醇有兩個目的,一是降低顱內壓,二是清除自由基。在用藥期間應注意尿量,補充鉀鹽及監測心腎功能。2利尿劑:常與脫水劑合併使用,一般用速尿20~40mg加入10%葡萄糖30ml靜注,每日2~3次,連用3~5天。副作用易致電解質紊亂,應注意糾正。3糖皮質激素;可透過減少腦脊液生成,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及穩定溶酶體膜等而減輕腦水腫。可用地塞米松20mg靜注後,10mg每12h靜脈注入1次;2天后減為8mg每12h靜脈注射1次;第5天起5mg每12h靜脈注入1次;共用7天為一療程。如合併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則不宜使用,應用激素期間可加用甲氰咪胍0.8~1.0g/d靜滴,以保護胃粘膜,對預防消化道出血有一定作用。
5 穩定和適當降低血壓 克服增高的顱內壓,以維持適當的腦血流,這是一個自動控制的調節腦血流的病理生理機制。若血壓過早降為正常有以下危險 2 :1減少腦灌注引起腦梗死;2慢性高血壓患者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耐受了高血壓的狀態,血壓降為正常,腦血流減少;3動脈硬化患者,區域性血管狹窄,血壓降低後血流明顯減少。因此降血壓不宜過快、過低;應參考原來的血壓水平,選用適當的藥物,使血壓逐漸下降到腦出血前原有水平或稍偏高即可。降壓要求應在治療開始12~24h內實現。
6 保護腦細胞 頭部放冰帽,頸動脈處放冰袋,以降低腦細胞的代謝,亦同時降溫可減輕腦水腫。在藥物上可使用能量合劑、細胞色素丙;可酌情應用腦活素,1.6-二磷酸果糖等。
7 止血藥物的應用 雖然一般認為腦內出血難以藥物制止,但對點狀出血、滲血,特別是併發消化道出血時,或伴有凝血障礙和出血傾向時,止血藥物可能發揮一定的作用,故臨床上對腦出血患者可適當使用。如止血芳酸、安絡血、立止血等。但盲目地應用止血劑有使動脈硬化患者轉而再患缺血性腦卒中或心肌梗死的危險。因此應根據情況是否需用止血藥物;在用止血藥物期間應經常檢查凝血功能情況,用藥時間不宜過長。
8 保持營養和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如患者意識障礙,嘔吐頻繁者應禁食1~2天。靜脈補液不可過多過快,每日入量不超過2500ml,應用脫水劑、利尿劑或有高熱時另作計算;併發心臟病、心功能差者液體入量應限制在1500ml,以維持正常尿量和尿比重為宜。按化驗指標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48h後可鼻飼流質,並補充各種維生素。因腦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壓,故應給低鹽飲食,鼻飼管應每週更換一次,以防引起食道炎。
9 積極防止和治療併發症 是搶救成功不可忽視的問題,腦出血患者併發症較多,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中樞性呼吸衰竭、褥瘡、消化道出血、心功能障礙腦心綜合徵,可出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腎功能衰竭等,在積極搶救的同時,也要注意發現和及時治療這些併發症。
10 丹參注射液的應用 據研究 3 :丹參不僅具有抑制凝血、啟用纖溶系統的作用;而且對纖溶系統有調節作用,它可使低凝狀態者升高,高凝狀態者降低,起到雙向調節作用;同時可使側支迴圈開放,毛細管網增加,出血部位血管壓力下降,有利於防止再出血,也可使血腫吸收。根據以上原理,在臨床實踐中,對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加用5%葡萄糖250ml+丹參注射液10ml靜滴,每日1次,7~10天一療程。觀察結果,對提高腦出血的搶救成功率及減少後遺症的發生確有幫助,值得臨床重視使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不斷髮展,醫療水平也不斷提高,各種新的治療方法不斷湧現,手術治療或許成為人們最常見的額選擇,面臨著更高的再發腦出血風險,這裡小編還是更提倡大家選擇更有益於身體健康的恢復和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