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阻斷家庭傳播
資料顯示,乙肝感染者的家庭中,有23.2%的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家庭感染者。但乙肝只會透過血液、母嬰及性傳播,如何避免“家庭聚集性”傳播?
1避免口口餵食
嬰幼兒的消化道粘膜較為脆弱,若攜帶有乙肝病毒的長輩患有口腔疾病,將食物嚼碎的同時很可能把病毒留在食物上,餵給了嬰幼兒。
2不共用個人生活用品
指甲鉗、剃鬚刀、修腳器等較為鋒利的家庭生活用品,很可能損傷面板粘膜,若與乙肝患者一同共用,也有一定的感染風險。
3做好母嬰阻斷措施
HBeAg 陽性的母親,有20%的機率出現母嬰傳播,乙肝感染的母親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降低母嬰傳播風險。而且,對於乙肝病毒活躍期的母親,應避免母乳餵養。
WHO報道,嬰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並按規定接種其餘兩針(共三針),可以有效達到母嬰阻斷的目的。
4積極接種乙肝疫苗
據WHO官方資料顯示,乙肝疫苗對預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有效性高達95%。
但乙型肝炎疫苗的抗體保護效果一般持續12年左右,當抗體下降至一定水平時就會失去保護作用,有必要時可以再次接種。
積極預防阻斷乙肝三部曲
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稱為“乙肝三部曲”,但只要乙肝患者提高自身健康意識,積極主動監視乙肝病情,肝癌是可以被預防的。
對於乙型肝炎攜帶者,建議進行常規肝癌篩查,每6-12個月定期就診,掌握病情。對於高危群體也要積極參與進行乙肝五項檢查,可快速準確地檢測肝炎病毒標誌物。
“癌”字三個口,肝癌與飲食的關係更為密切,一般發展為“肝炎--肝硬化--肝癌”。
兩大常見毒素肝
夏秋季節,雨水豐富,作物豐收,更要警惕“毒素肝”。
黃麴黴菌汙染
黃麴黴菌屬於1類致癌物,是誘發肝癌的第二大高危因素,每年會導致25200-155000例肝癌的發生。
夏秋季節很多家庭都會做粥。但蓮子、枸杞、花生、穀物等儲存不當都可能滋生黃麴黴菌,尤其是花生、玉米等水分含量高,澱粉豐富的作物,更容易受到黃麴黴毒素的汙染。
1儲存得當
① 新買的花生應先清洗一次,曬上4-5天,儲存時,加入幹辣椒片,可起到吸水的作用,使其保持乾燥。
② 蓮子、枸杞等適宜放在冰箱,若新鮮蓮蓬取出的蓮子應保留綠色的薄膜,再放入冰箱儲存。
2及時丟棄
① 堅果、穀物等若食用時外觀顏色有變色、哈喇味兒、莫名的出芽時一定不能食用。
② 作物在加工、儲存、運輸等過程中黃麴黴菌會發生轉移,造成更大的汙染,一旦發現部分食物有黃麴黴菌汙染,應立即丟棄。
重金屬汙染
飲食中可能存在有害的重金屬物質,如:鮮酵母、蕎麥、章魚等食物中含有一定的銅元素,明礬等食物中含有一定的鋁元素。若食用過多,會造成重金屬堆積在肝臟中,增加癌症風險。
用好硒元素
硒元素與重金屬結合,形成硒蛋白複合物,有效排出重金屬物質,減少癌症風險。同時,硒元素有抑制腫瘤物質代謝的作用,臨床上也廣泛應用於輔助治療癌症。可適當食用動物內臟、鵝蛋、桑葚乾等食物。
過油過素脂肪肝
從外界攝入過多的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都可能造成脂肪肝。
飲食過於油膩,又缺乏運動時,機體無法吸收的脂肪會沉積在肝臟,慢慢演化變成脂肪肝;
素食主義者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不吃魚肉蛋等營養物質時,碳水化合物也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肝臟中,長期以往也會形成脂肪肝。
1均衡飲食
人體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三大營養物質——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避免脂肪肝最好的方法即為均衡飲食,科學鍛鍊,適當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雞肉。
2多食用生薑
對於高脂肪飲食者,可適當多食用生薑。實驗證明,生薑中富含的姜酚、姜稀、薑辣素能有效防止膽固醇的積累,從而抑制脂肪肝的發生,且薑黃素可以輔助修復肝臟受損組織。
【挑選技巧】
① 顏色正,不白,不黃;
② 掰斷後,氣味清香;
③ 手搓姜皮,皮不脫落;
④ 味道辛辣。
3多食用葫蘆科植物
對於素食主義者,可適當多吃葫蘆科植物。葫蘆科植物中含有丙醇二酸,能防止碳水化合物轉換成脂肪,如:黃瓜、冬瓜、南瓜、絲瓜等。
飲酒過量酒精肝
酒中的乙醇轉化為乙醛,經過肝臟代謝會轉化為無毒的乙酸排出體外。但若飲酒過多,肝臟無法正常代謝,就可能出現肝纖維化、肝炎,成為肝硬化早期,甚至發展為肝癌。
控制飲酒量
飲酒需適量,儘量少喝酒,甚至不喝酒。正常情況下,肝臟只能代謝13.6g酒精,女性每天可飲用13°的紅酒175ml,大約半杯;男性每天可飲用4°的啤酒850ml,大概一瓶半。具體可用下面的公式計算:
飲酒量(g)=酒精含量 / 酒精密度/濃度
用好護肝食材
① 肝臟損傷,缺乏蛋白,而帶魚低脂,是優質蛋白;
② 咖哩內含薑黃素,抑制肝臟炎症,保護肝臟細胞及細胞膜的完整;
③ 肝出現問題時,會合成凝血II、VII、IX、X四個因子,需要補充維生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