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脾之背俞穴。它位於我們的後背,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區域性面板可有發紅的現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也可採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脾俞穴是脾臟散熱除溼之要穴,脾臟的溼熱之氣,藉由此處向膀胱經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溼之作用,體質溼熱是導致卵巢囊腫的原因之一,經常艾灸脾俞穴對卵巢囊腫有緩解、治療的作用。
胃俞穴
位置:胃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胃之背俞穴。它位於我們的後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區域性面板可有發紅的現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也可採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胃俞穴具有化溼氣、消滯、理氣、和胃之功用。它是胃氣的保健穴,可增強人體後天之本。可用於治療主治脾胃虛弱、多食善飢、身體消瘦、腹脹腸鳴、胃痛嘔吐等症。艾灸此穴對於體質淤溼導致的卵巢囊腫有緩解、治療作用。
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的腧穴,位於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向下4橫指,當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即是足三里。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區域性面板可有發紅的現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也可採用灸盒隨身灸,更為便捷。
功效:足三里具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溼、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升降氣機的作用。 艾灸此穴對於氣滯血結、脾胃溼熱導致的卵巢囊腫具有防治作用。
陰陵泉
位置:陰陵泉屬足太陰脾經,在我們膝蓋下緣的內下方會有一個突起的骨頭,沿骨頭下方和內側摸會有一個凹陷,此處為陰陵泉穴。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區域性面板可有發紅的現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也可採用灸盒隨身灸,更為便捷。
功效:陰陵泉和陽陵泉其實是成對的穴位,一個在小腿的內側,一個在小腿的外側。陰陵泉穴氣血深藏、按揉此穴可以健脾利溼。艾灸此穴對於溼毒壅滯、正氣衰虛引起的卵巢囊腫具有緩解、治療的作用。
水分穴
位置:水分穴屬任脈俞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區域性面板可有發紅的現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
功效:水分穴之“水”,地部水液也。“分”,分開也;意指任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它具有健脾化溼、利水消腫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腫。
神闕穴
位置:神闕穴屬任脈俞穴,位於肚臍窩正中。
艾灸方法:將點燃的艾條在距離穴位2-3釐米處施灸,以區域性感到溫熱為度。每穴依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1次,10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3日。
但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神闕穴的面板較薄,艾灸時應有家人看護以避免燙傷。
還可採用艾灸盒隨身灸,更為方便安全。
功效:“神”,尊也、上也、長也,指父母或先天。“闕”,牌坊也。神闕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標記。它具有溫陽救逆、利水固脫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腫。
太沖穴
位置:太沖穴位於腳背面,第1、2腳趾根部結合處後方的凹陷處,左右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面板1.5~3釐米處艾灸,以感到艾灸處溫熱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鐘。
功效:艾灸此穴可行氣解鬱,對於長期憂思鬱怒導致的卵巢囊腫有防治作用。
心俞穴
位置:心俞穴位於背部肩胛骨內側,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從頸部 突起最高的大椎開始,向下數到第5個凹陷,再向左右兩側旁開2橫指寬處即是。
艾灸方法:艾灸時,被艾灸者取俯臥姿勢,艾灸者站於一旁,將艾條的火頭垂直對準穴位,距離面板1.5~3釐米,在左右兩個穴位間平行往復地迴旋艾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面板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艾灸此穴可理氣寧心,對於心煩氣躁、氣滯血結導致的卵巢囊腫有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