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兒科疝氣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avatar 啟峰來了
2.8萬 熱度 A+ A-
疝氣是兒科突發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病發人群一般都是幼兒,或是老年人,幼兒的情況一般要比老年人更加嚴重一點,因為幼兒在一般不容易發現這種疾病,大多數都是在病發

疝氣是兒科突發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病發人群一般都是幼兒,或是老年人,幼兒的情況一般要比老年人更加嚴重一點,因為幼兒在一般不容易發現這種疾病,大多數都是在病發的時候才開始治療,那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自臍部突出的疝稱臍疝。臨床上分嬰兒臍疝和成人臍疝兩種。

疝氣的形成和患者的體質有著很大的關係。中醫認為,疝氣病是由於小孩發育不健全,老年人體質虛弱、中氣不足、寒氣、溼氣、濁氣、怒氣乘虛進入導致氣血執行受阻不暢滯留,腹腔內產生負壓,導致腹腔內氣壓增大,迫使腹腔內的遊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鑽,也就是說導致疝氣的根本原因就是氣血不暢。

疝氣的症狀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嬰兒多系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兒則多於入浴時或健康門診時發現的。引起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的上升,最常見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還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較年長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的出現,腫塊可能只見於腹股溝區,有些則會到達陰囊或陰唇。當病兒安靜或睡眠時,則忽隱忽現。腫塊系由腹腔內的器官脫出到疝氣袋所形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其他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女性則以卵巢脫出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較硬且多半有壓痛的腫塊。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之外,有些小孩會有便秘、食慾不振、吐奶等現象,也有些可能會變得易哭、不安等。陰囊疝氣太大則會引起行動的不便。

疝氣是什麼引起的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做為新媽媽或是準媽媽的人群,從現在開始就一定要注意小孩每天的身體狀況,一但發現小孩身體不舒服立刻就要送去醫院救治,以免耽誤治療。

釋出於 2021-02-0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