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蠟療法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我們主要應
用石蠟療法的溫熱作用。常選用以下方法。
1.蠟餅法
將溶蠟倒人盤中,厚度2~3cm,待冷卻後取出置於腰部,上置塑膠布,周圍以浴巾包裹,後用棉墊或毛毯對區域性進行保溫,治療時間30~40min.此法常用。
2.蠟袋法
以塑膠袋裝人1/3溶蠟後排出空氣封口,治療時將蠟袋放人熱水中,待石蠟溶化後取出,擦乾表面水液之後,置腰部進行治療。
禁忌證
惡性腫瘤、活動性結核、高熱、傳染性面板病、有出血傾向、感染及開放性傷口、1歲以下嬰兒等不能採用此方法。
水療法
全身熱水浸浴
周身毛細血管擴張,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另外,肌張力下降,緩解痙攣,具有鎮痛作用。治療時間每次10~20min.
漩渦浴
採用哈巴德浴槽,治療時透過水攪動器使水翻騰流動以增加機械性刺激,還有升降裝置以利於運動障礙的患者出人浴槽。對伴有下肢肌肉萎縮、運動障礙的患者有一定作用。採用溫水浴或熱水浴,治療時間每次15~20min。
運動浴
運動浴又稱水中訓練,對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較漩渦浴更加有效。在水中由於自重減輕,有利於患者肢體的功能鍛鍊,對腰椎間盤突出症伴發的下肢肌肉萎縮,透過水中的抵抗訓練,可增強肌肉的強度,根據不同的病情,制訂相應的訓練程式。
推拿療法
急性期
多在發病1周內,症狀急重。表現為腰骶部及下肢劇烈疼痛,腿痛重於腰痛,直腿抬高50^以下,腰僵,痛性跛行,行走在200m以內,甚至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
1. 患者俯臥位,兩膝伸直,兩手放於體側,,腰部儘量放鬆。醫者立於一側,點按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各1分鐘。
2. 沿腰背部及下肢膀胱經塗以少量紅花油,醫者由肝俞平推至下醪,繼而兩手分別沿一側臀部、下肢後外側平推至足跟,反覆5~7遍。
3. 醫者用前臂著力,滾揉腰背部,上下往返5~7次,然後重點攘揉腰骶部,直至患處溫熱感,疼痛減輕。
4. 患者仰臥位,點按患側太溪、解溪、足三里、風池、衝門諸穴,以有酸脹感為宜。然後搖下肢諸關節,輕輕牽抖雙下肢。
5. 輕拍腰骶、下肢,結束手法。
恢復期
一般發病在1個月以內。經早期治療,腰腿痛減輕,腰椎活動度改善,直腿抬高可達到50~70*,行走在500m以內,生活部分自理。
1. 患者俯臥位,腰部及下肢放鬆,於腰、臀部及下肢用攘法或掌根按揉法操作6~10遍。
2. 患者俯臥位,按壓、彈撥夾脊穴和背俞穴。操作時應上下移動,有條索狀物時,適當延長時間至其軟化,不宜用力過大。使腰部肌肉放鬆,有溫熱感為佳。
3.患者仰臥位,點按患側太溪、解溪、足三里、風池、衝門諸穴,以有酸脹感為宜。然後搖下肢諸關節,輕輕牽抖雙下肢。輕拍腰骶、下肢,結束手法。
4.患者俯臥位。做拔伸法(也可用機械牽引),並雙手掌根重疊按壓患椎棘突旁,或壓痛最明顯處。操作時囑患者放鬆,下按時呼氣,放鬆時吸氣,連續20~30次。
5.患者俯臥位。做下肢後伸扳法。操作時先扳一側再扳對側,亦可同時扳兩下肢。患者側臥位。做腰部斜扳法。先扳患側,再扳健側,可反覆數次。(或做直腰旋轉扳法)。
6.患者坐位。做彎腰旋轉扳法。也可與斜扳法選擇其一。
7.患者仰臥位。做患肢直腿抬高法。
8.按揉、彈撥患側秩邊、環跳、承扶、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承山、解溪、崑崙等穴。後於患側腰、臀、下肢施攘法。
9.患者俯臥位。施擦法於腰部,透熱為度。
後遺症期
病程多在1個月以上,仍有腰部或下肢酸脹不適或麻木感。
1.患者俯臥位。按揉患側腰骶、臀、下肢。
2.拿捏腰臀、下肢酸脹或麻木部位。
3.患者坐位。做折腰法。
4.患者仰臥位。做患肢直腿抬高。
5.患者俯臥位。按揉腎俞、命門、秩邊、委中、承山等穴,用攘法操作於腰、臀、下肢。
6.患者俯臥位。腰臀、下肢後側塗以紅花油,施用擦法。
7.用拍法施術於腰骶、下肢,結束手法。
禁忌證
神經意識紊亂或失定向力、恐水症、傳染病、呼吸道感染、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嚴重動脈硬化、癲痾、惡性腫瘤有出血傾向、發熱、炎症感染、面板破潰、妊娠、月經期、大小便失禁、過度疲勞等患者不能採用此方法。
藥物療法
就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機制而言,藥物治療並非治本之法,只能緩解症狀,暫時減輕患者的痛苦。臨床上採用西藥主要是對症治療。在本病早期或急性期,椎間盤突出所致的無菌性炎症,使患者劇烈疼痛,精神緊張。此時應以緩解疼痛為主,選用解熱鎮痛、消炎消腫、鎮靜的藥物對症治療。
在緩解期或慢性期,因組織粘連,血液迴圈障礙,神經功能受損,患者主要表現為運動感覺功能障礙。此時應以改善血液迴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為主,選用血管擴張藥、維生素和營養神經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