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瘙癢
在糖尿病足早期,由於足部神經病變,下肢發生動脈硬化導致足部缺血,病人多有面板瘙癢的感覺,並且 病人下肢及足部面板乾燥、光滑、水腫,毳毛脫落,下肢及足部變小。面板可見大小不等的散在性水皰、瘀點、瘀斑、色素沉著等症狀。
肢端發涼、感覺遲鈍
在糖尿病足早期還會有肢端發涼、感覺遲鈍的症狀。由於病人長期高血糖,會導致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致使血管腔狹窄,下肢及足部供血不足,患者會出現肢端發涼、感覺遲鈍的症狀。
時間長點會發展成為雙足襪套式的持續麻木,這種感覺非常難受,有種腳踩棉絮感,而且抬高下肢時,雙足發白;下垂時,則呈紫紅色。
下肢疼痛
糖尿病足在出現雙足麻木的情況後,少數患者還會出現患處針刺樣、刀割樣、燒灼樣疼痛。夜間或遇熱時加重,鴨步行走或倚杖而行。有些老年病人伴有嚴重肢體缺血史,如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等。
腳趾關節變形
因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並且還會有趾甲變形、增厚、易脆、脫落,肌肉萎縮、肌張力差等症狀出現。
下肢水腫
糖尿病足早期可能還會出現下肢水腫的症狀,這是由於肢體失去交感神經支配,引起末梢血管擴張,動靜脈分流形成,血流量增多,從而導致雙下肢靜脈淤血,引起糖尿病下肢水腫。
此外,神經營養障礙增加區域性毛細血管滲透性也會導致腳腫,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水腫,大多伴有疼痛、肢端麻木等症狀。
並且足背動脈閉塞時雙足皮色青紫,搏動極微弱或消失,有時於血管狹窄處可聽到血管雜音。
足部易被感染
在糖尿病足早期,由於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導致面板軟組織破壞,造成外源細菌侵入,化學趨向性改變導致白細胞反應效率低下,因此當病人患肢面板有破損或自發性起水泡後非常容易被感染。
並且感染部位很難自愈,炎症會逐漸嚴重,形成更加嚴重的潰瘍、壞疽或壞死。
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糖尿病足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症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性骨折。如果積極治療不能充分解決下肢出現的症狀和併發症,則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如終身殘疾等。
如何預防糖尿病足
在糖尿病確診後,首先應積極控制糖尿病,嚴格控制高血糖(包括合理分配飲食和降糖藥物及胰島素應用),同時控制高血脂和各種導致早期動脈硬化的因素,均應作為一項預防糖尿病肢端壞疽的長期任務,使患者血管、神經病變發展慢一點、輕一點、少一點,並仔細護理和預防足部可能發生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