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信箱:
我在經歷甜蜜又辛苦的十月懷胎後,生下了可愛的兒子。但產後發現自己總是出汗很多,弄得全身都是黏糊糊的,十分不舒服。婆婆說:“產後多汗是因為生完孩子後體虛所致,補一補就好了。”於是,給我買了各種補品大補特補。不過,多汗現象並沒有明顯改變,上週還出現面板出疹、口臭、等症狀。請問產後多汗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真的是產後身體虛弱所致嗎?應該怎樣處理?
林女士
解答: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後康復科主任羅豔霞
從醫學角度來說,產後出汗多數情況都是正常的生理調節現象,它其實是產婦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引起的。我們知道,孕婦在懷孕後迴圈血容量較孕前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為了滿足胎兒的生長髮育需要;與此同時,伴隨著激素水平升高、物質能量代謝加快,大量的水分和鈉鹽滯留下來,以適應後的母體需要。在孩子出生後,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再需要這麼多的迴圈血容量,而這些血容量將會在產後2~3周才恢復至未孕狀態,瀦留的水分也顯得多餘了。因此,人體就會啟動調節機制,將多餘的東西排出去。
人體排洩水分的途徑可以透過泌尿系統從尿道排出,也可以由面板表面以出汗的方式排出體外。所以,產婦產褥期的時候不僅尿量增多,而且面板汗腺的分泌也比較旺盛,出汗較多,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但過一段時間後,體內多餘的水分被排洩完後,這種多汗的現象便會逐漸減輕,一般產後1周左右會自行慢慢好轉。
民間有一些說法認為,產後多汗是由於生產後身體虛弱造成的,因此要給產婦吃大量的補品。的確,產婦在分娩時由於大量體液排出,應該要補充一些高熱量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而且產婦在產褥早期多喝湯水也有利於乳汁分泌。但需要注意的是,進補時最好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循序漸進地補,進補的量也要適當,特別是產褥早期,在均衡膳食的同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減少產後併發症。否則,新媽媽由於剛生產後消化系統還比較弱,一下子進補得太快,容易造成,或是導致乳房過度充盈而引起脹痛甚至併發乳腺炎,而且需要餵奶的新媽媽如果進食的食物過於豐富油膩,還可能會讓寶寶吃了這些奶水後出現胃腸不適等。
不過,如果產婦產後過了1周,出汗症狀依舊沒有逐漸減輕,仍不自覺地出汗,持續不斷,則此為“產後自汗”或稱“產後汗出不止”。或出汗發生在夜間睡眠中,汗出溼衫,醒來即止,則為“盜汗”。產後“自汗”或“盜汗”需要到醫院調理治療。(記者莫冠婷 通訊員林惠芳)
腹瀉常用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