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漿細胞瘤的臨床表現

avatar 混元半凡
2.8萬 熱度 A+ A-
癌症是每個人都很恐懼的疾病,得上此病,無疑是一場災難。癌症可發生於身體的幾乎各個部位,如果癌症發生在漿細胞,便成為漿細胞瘤。臨床上將該病定義為發生於骨髓以外的惡

癌症是每個人都很恐懼的疾病,得上此病,無疑是一場災難。癌症可發生於身體的幾乎各個部位,如果癌症發生在漿細胞,便成為漿細胞瘤。臨床上將該病定義為發生於骨髓以外的惡性漿細胞的增生。該病分為兩種型別,一種稱為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另一種叫做髓外漿細胞瘤。兩種疾病在臨床表現,診斷方法及治療方面有一定的差別。下面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兩種型別的漿細胞瘤臨床表現究竟有哪些。

骨的孤立性漿細胞瘤

在 WHO 2001 年淋巴瘤分類中將其列為 B細胞淋巴瘤中的一類。

1.臨床表現以區域性骨骼腫物伴有疼痛為特徵。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脊椎骨骼。

2.其他好發部位依次是骨盆、股骨、肱骨、肋骨,而顱骨受侵罕見。

3.在X線影像上,病變多呈“多孔狀”或“肥皂泡狀”溶骨性病變,病變邊界不像多發性骨髓瘤溶骨性病變那樣銳利、清晰。

4.少數患者表現為受損部位骨質硬化。病理性骨折可發生在受損骨骼部位。

5.除孤立的骨骼漿細胞瘤外,其他骨骼無病變。

6.骨髓象和血象正常。

7.僅10%—20%的孤立性漿細胞瘤患者伴有血和尿中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輕鏈增多,大多數患者無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鏈亞單位輕鏈增多,也無貧血、高鈣血癥、高粘滯綜合徵、腎功能損害等症狀。

髓外漿細胞瘤

1.中位發病年齡為55歲,男女比例為2:1。

2.中位生存期為68個月。

3.80%以上發生於頭頸部,尤以上呼吸道受累多見,常見部位包括鼻腔、鼻旁竇、鼻咽部、扁桃體等。臨床症狀為鼻塞、鼻衄、聲嘶、咯血、流淚、面部腫脹、嗅覺下降、呼吸困難等,尤以鼻塞、鼻衄最為多見。

4.無論發生於何處,漿細胞瘤均為佔位性病變,在鼻腔主要體徵是:腫塊呈息肉樣增生或黏膜下瀰漫性增厚,色暗紅或灰黃,表面光滑,質地中等。

5.亦可發生於甲狀腺、肺、消化道、肝、脾、胰腺、睪丸、面板等,但較罕見。

6.12%的病例可致鄰近骨組織的破壞。

7.影像學檢查可見軟組織塊影,鄰近骨質可因腫瘤壓迫、推擠而移位或破壞。

8. 患者無全身表現,骨髓及周圍血象正常,尿中無Bence-Jones蛋白,尿常規、腎功能無改變,全身骨骼無病變。Ig 含量一般正常,有少數病例血清中可查見M蛋白。

該病是一種較嚴重的惡性疾病,所以及時發現該疾病並且積極治療是很關鍵的,而臨床表現出的症狀是患者或者醫生藉以判斷疾病的最好的依據。因此準確的記住該疾病的臨床表現並且明確區分這兩種型別,對於疾病的及早治療以及預後都是很有幫助的。

釋出於 2021-01-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