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人們的口腔衛生及健康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往往忽視了口腔的衛生及健康,導致各種口腔疾病的發生,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其中牙周病是口腔疾病的一種,同時也是牙齒脫落的罪魁禍首。因此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那麼,哪些因素容易導致牙周病發病呢,牙周病有哪些危害,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牙周病呢?
哪些因素容易導致牙周病發病
1、全身因素
引起牙周病的因素包括僅有菌斑微生物尚不足以引起牙周病,大量的研究揭示宿主反應在牙周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2、社會心理因素
引起牙周病的因素有哪些?在現役軍人、學生考試期間、藥癮發作、婚姻矛盾、生活受挫或精神紊亂等人群中急性壞死性齦炎發病率較高,學者們已明確精神因素是其誘因,與經濟拮据有關的精神壓力是成人牙周炎的明顯危險指徵。
3、遺傳因素
單純遺傳因素不會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易於患病的可能性是青少年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能影響和改變宿主對微生物的反應並決定疾病是否進展和嚴重程度。
4、吸菸
引起牙周病的因素有哪些?已證實吸菸是牙周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吸菸人群牙周病的發病率遠遠高於非吸菸人群,並且在牙周病病人中,吸菸人群的牙周破壞更加明顯,吞噬細胞數目減少或功能缺陷。
5、牙石
牙石表面常形成未鈣化的菌斑,刺激牙齦造成炎症,且牙石的粗糙表面和多孔性結構也易吸附大量的細菌毒素,促進齦炎的發生。
6、食物嵌塞
嵌塞的機械作用和細菌定植,可引發齦炎、齦出血、齦退縮、急性牙周膜炎、齦膿腫和牙槽骨吸收等都是引起牙周病的因素。
7、咬合創傷
引起牙周病的因素還包括改變了炎症擴散至牙周支援組織的途徑,加重牙周破壞的程度並加快破壞速度。
專家介紹,牙周病所引發的疾病有以下幾點:
1、牙周病可誘發糖尿病
牙周病與糖尿病控制不良有關,使糖尿病的代謝控制複雜化。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經牙周治療後糖化血紅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藥量減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將減少血清糖化終末產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取得牙周炎重要效果的重要前提。
2、牙周病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膿腫。口腔區域性存在大量的致病菌,這些細菌可產生內毒素並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機制的改變和血小板的變性,還可直接刺激血管,導致小動脈痙攣。如果冠狀動脈受累,發生收縮痙攣,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3、牙周病科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調查顯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衛生指數值明顯高於無疾病者,口腔衛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是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3倍。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牙周病
1、選購合適的牙膏、牙刷、牙線,避免選擇不合適的口腔護理產品導致牙齦問題的惡化。
2、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堅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飯後漱口,瞭解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結構要營養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於牙齒口腔健康的食物;儘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菸,少喝酒,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於牙面及口腔清潔。
4、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方法,正確的口腔健康預防意識,選擇合適的預防健康產品,能夠有效預防或防止牙周病。
5、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訊號。如果在刷牙或吃東西時,出現牙齦出血現象,要及時治療,以免牙周炎惡化造成牙齦萎縮牙齒脫落。
要想遠離牙周炎的困擾,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做好口腔內衛生,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是控制牙周炎及各種疾病入侵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