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鵪鶉營養驚人

avatar 燕子氏
2.3萬 熱度 A+ A-
“炸鵪鶉”是一道名菜,鵪鶉肉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據《本草

“炸鵪鶉”是一道名菜,鵪鶉肉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極好的營養補品,有動物“人參”之稱。據《本草綱目》記載:鵪鶉肉能“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甚至連《紅樓夢》裡對這道菜都有提及。在第四十六回裡,王熙鳳勸邢夫人不要因大老爺先生要娶鴛鴦的事去找老太太,臨了說了一句:“才我臨來時,舅母那邊送來了兩籠鵪鶉,我吩咐他們炸了。”

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鵪鶉就被作為名貴佳餚出現在宮廷顯貴的盛宴上。當然,那時的鵪鶉是野生的,到了唐宋時期,鵪鶉已被馴養,尤其是在北宋汴梁的市井酒肆中,鵪鶉隨處可見,屬於高檔的時尚美食。史籍記載,宋高宗身患,無子。從南宋司膳內人的《玉食批》御膳選單分析,在一天中、晚的兩餐中,共出現五次不同方法烹製的鵪鶉菜餚:鵪子炙、鵪子水晶膾、花炊鵪子、炙鵪子脯、鵪子羹,說明宋高宗很明白鵪鶉的藥用價值,尤其是把鵪鶉當做絕佳的壯陽食品。

說起鵪鶉菜餚,唐代還有一款令人恐怖的“頭春(炙活鶉子)”,它是“燒尾宴”第四十八道“奇異”餚饌。唐人了得,連筷子也賦予了生命,把用筷子炙烤活鵪鶉比作春天裡的頭等事。很顯然,這是一道典型口彩的餚饌,為了比喻生機勃勃的春天,而鵪鶉卻倒黴了。如果沒有五代。陶谷解釋的“活炙鵪子”,後人永遠也不會知道“頭春”為何餚饌。菜名雖然高雅,做法卻極為殘忍,原本活蹦亂跳的鵪鶉不是拔了毛就是連皮帶毛一起扯下,血淋淋被人用筷子夾住在炭火中炙烤,掙扎、鳴叫……

不過,我們今天吃的“炸鵪鶉”卻沒有這般殘忍。先將鵪鶉宰殺,拔毛,去除內臟洗淨,再用刀剔出鵪鶉脯,剔筋後用刀背拍松剞上花刀,用鹽、黃酒、胡椒粉、姜等醃漬二小時備用;然後將雞蛋去蛋黃,留蛋清放在盆中用蛋抽將其抽起,加入適量麵粉拌勻;再將鵪鶉脯逐個黏上面粉,在抽起的糊中拖飽滿,並在一面糊上芝麻,入燒熱的香油鍋中炸酥透;最後將洗淨的生菜平鋪在餐盤四周,中間放上炸好的鵪鶉,隨上椒鹽、西紅柿沙司即成。

(摘編自香港《大公報》 文/魏詠柏)

釋出於 2021-02-1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