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HPV(人乳頭狀瘤病毒),很多人都會把它與和生殖器疣相聯絡,很少人會想到其會引起肛門癌。然而,國外研究顯示,約90%左右的肛門癌都與HPV感染有關。
專家指出,肛門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發病率較低,在我國不是流行病,但隨著性接觸感染HPV引發肛門癌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疾病全球化已不是聳人聽聞的事情,公眾乃至醫務人員需要引起關注。保持肛門清潔、注意肛門性交和其他性接觸衛生,能預防HPV感染引發的肛門癌,宮頸癌疫苗對肛門癌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醫學指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潘運龍教授
什麼是HPV?
HPV是一組形態和基因結構相似的特異性嗜人上皮細胞的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的面板和黏膜上皮細胞,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有密切聯絡。除了肛門癌外,宮頸癌、、陰道癌、、女性及男性生殖器疣以及頭頸部鱗癌、、、等多種腫瘤的發生,均和HPV病毒發展有著密切聯絡。
門診出現疑似HPV感染的肛門癌
隨著透過性接觸感染HPV引發的肛門癌日益增多,繼2006年推出宮頸癌預防疫苗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去年年底批准了用於9~26歲人群預防由HPV 6型、11型、16型和18型引發的肛門癌和癌前病變的疫苗。但接種情況不甚理想,有中學生家長對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反對孩子接種;也有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接種疫苗不合適,考慮等成年後再接種。除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歐洲等地也出現HPV感染的肛門癌。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潘運龍教授表示,廣州本土也出現“疑似”病例:“我們在一名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陽性患者的身上,發現肛門有腫塊、糜爛、出血症狀,懷疑感染了HPV。但遺憾的是,由於經濟原因,該患者沒有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便離院。”
分析:HPV感染致肛門癌漸成主流
據介紹,廣義上的肛門癌包括肛門、肛管癌和肛門邊緣癌,本文所指的肛門癌是指後兩者。據美國協會估計,美國每年約有5300人被診斷為肛門癌。雖然肛門癌在一般人群中並不十分常見,但其發病率呈逐漸增加的趨勢。《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章指出,雖然肛門癌的發生率還相對較低,但本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發生率以每年約2%的速度逐年遞增。
“肛門癌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瞭,致病原因可能有多種:一是受到細菌刺激引起炎症、痔瘡。二是隨著年齡增長自然發病,和其他腫瘤的生成相似,肛門部位發生基因突變。”潘運龍提醒,肛門癌的發生率是1/10萬,而在有肛門性交的男人中發病率是35/10萬。
國外研究顯示,90%左右的肛門癌都與HPV感染相關。有研究發現,宮頸和肛門部位HPV感染的型別高度一致,這意味著肛門部位與宮頸具有共同的感染來源。來自臺灣的研究顯示,肛門癌的致病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它和HPV、沙眼衣原體、抽菸、慢性肛門刺激、等有關。此外,患者罹患肛門癌增加。
在美國,男女發生肛門癌的比例差不多。研究指出,同性戀及檢測陽性者,患肛門上皮內瘤變及肛門癌的風險較高。國外研究指出,年齡在45歲以上的HPV 16亞型感染者發生肛門癌的可能性最高;而宮頸HPV陽性者,肛門部位感染HPV的風險高出3倍以上。
治療:放、化療逐漸取代手術
潘運龍指出,肛門癌的發生是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其前期病變為肛門上皮內瘤變(AIN),後期可發展為鱗狀肛門癌。“以往的肛門癌或肛門腫瘤,需要手術切除,也就是把肛門挖掉,攜帶‘人工肛門’(俗稱“屎袋”),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影響其生活質量。”潘雲龍表示,近10年來,放療和化療的方法得到推薦和認可。放療和化療不僅能保住肛門,而且預後好。如果放療和化療效果不理想,再考慮手術切除。
潘運龍表示:“目前可透過肛門常規檢查,並結合肛門鏡篩查肛門癌。對高度懷疑為肛門癌的病人,應切取病變組織作進一步檢查,建議高危人群起碼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在美國,肛門細胞學篩查和肛門鏡檢查術是兩種有效檢測肛門上皮肉損傷(AIN)的方法。美國專家建議,毒感染者,男男性接觸者,患有外陰上皮內高度病變、外陰癌或子宮頸癌的女性,需要進行AIN篩查。而進行肛交、患有宮頸上皮內瘤高度病變的女性,以及肛周出現可見病變症狀的人群,也建議進行AIN篩選。在肛門細胞學檢查出現異常情況下,應進一步作肛門鏡檢查術。
預防:宮頸癌疫苗或可預防肛門癌
“由於肛門潮溼、分泌物多,面板黏膜薄嫩易受破損,容易造成真菌細菌等感染,有利於HPV生長。”潘運龍表示,肛門部位HPV感染主要來源於性接觸。因此,發生肛門性交和其他性接觸時,需要注意衛生和安全,特別是加強青少年的宣傳教育。“用帶有HPV病毒的手搔抓肛門,或使用已受汙染的毛巾、床單等,也會引發HPV感染。”潘運龍指出,肛門有出血、腫塊、痛癢等症狀時,需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此外,醫院的醫務人員也需要對此疾病警惕,由於病發率不高,容易忽視。
美國在去年年底推出用於9~26歲男性和女性預防肛門癌和相關癌前病變的疫苗。“國內尚沒有針對肛門癌的疫苗,但有研究顯示,宮頸癌疫苗對預防肛門癌有一定作用。”潘運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