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咳嗽了,不少爸爸媽媽會十分著急,但也有不少的家長會考慮到西醫治療的藥物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影響寶寶的成長。可是中醫的療效並不顯著。那麼寶寶咳嗽了,是該找西醫還是中醫呢?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西醫的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
當小兒出現流清涕,身稍熱,咽不適,食慾減時,可服用保元丹、至寶錠等小丸藥,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後,病情加重,即需停藥,及時到醫院診治。如果小兒咳嗽是陣發性的乾咳、用抗生素無效,伴有咽喉癢、不伴發熱,怕冷空氣怕煙霧,夜間加重,那就可能是過敏性咳嗽。 小兒低燒,鼻塞流涕,輕咳等,可服用妙靈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小兒身熱、咽紅、聲啞,病情較前加重,可加用小兒清咽沖劑、小兒感冒沖劑。小兒突然發熱,可用些小兒清熱沖劑。如熱度較高,且有高熱驚厥史的小兒,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乾結可用牛黃清熱散一次。對於因感冒,不發燒而咳嗽的患兒,可用兒童清肺口服液,兒童咳液等治咳糖漿,可控制咳嗽病情的發展。 以上病情不緩解即需到醫院請兒科大夫診治為佳。此外,這些兒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藥,不可長期服用,也不可亂用,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民間“有病無病至寶錠”的說法其實並不科學,如果長期服用以上藥物,會傷及小兒脾胃。
西醫治療
關鍵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確治療。是呼吸道細菌感染應該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應該採用抗病毒藥物;由於超過2個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數是過敏性咳嗽,應該採用消除呼吸道過敏性炎症為主;如果合併過敏性鼻炎,就可能是過敏性鼻支氣管炎,應該脫敏治療為主。 無論是西醫治療還是中醫治療,其藥物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就如大家所知道的“用藥三分毒”,其實不管西醫治療還中醫治療,能治好寶寶的就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