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加藥量控血糖有副作用嗎

avatar 樹鶴醬
2.7萬 熱度 A+ A-
當確診2型時,多數病人單靠少吃飯多運動難以控制血糖,此時往往開始口服一種降糖藥治療。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有部分患者可能面臨一個困境:複查血糖仍不達標,需

當確診2型時,多數病人單靠少吃飯多運動難以控制血糖,此時往往開始口服一種降糖藥治療。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有部分患者可能面臨一個困境:複查血糖仍不達標,需要小藥片換成大藥片;但仍有部分病人在數週後複查血糖仍不理想,結果藥物由一片加成了兩片。這麼下去,患者難免會想:我的病情非常嚴重嗎?不停的加藥量能控制住嗎?吃這麼多藥有副作用嗎?

當前,臨床上經常採用的降糖治療路徑是階梯式的治療方案,即首先建議患者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治療,然後開始口服藥單藥治療;當單藥治療用到最大劑量,而HbA1c仍控制不佳時,就要進入口服藥聯合治療;當聯合治療不能控制血糖達標時,即應使用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開始口服藥單藥治療時,主要首選是二甲雙胍。國際糖尿病聯盟副主席紀立農教授指出,當單用二甲雙胍血糖無法達標時,“一根筋”地加量未必是最佳選擇,也可以選擇加藥聯合治療。不過,可選擇的降糖藥物有很多,包括胰島素促泌劑、α 糖苷酶抑制劑、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等,究竟哪一種可能更合適呢?

新近的一項科研結果,或許有助於醫生及患者瞭解藥物聯用的效果。據專案的主要研究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潘長玉教授介紹,他們選擇了全國127家研究單位(醫院)、超過三千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比較:患者的用藥模式分成兩類,一類是把二甲雙胍的劑量增加到最大劑量,另一類是不增加二甲雙胍的劑量但加上一種新的降糖藥物DPP4抑制劑。結果顯示,在原來低劑量使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上DPP4抑制劑,其控糖效果要比逐漸增加二甲雙胍至最大劑量更好一些,不但獲得更好的血糖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發生率及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她提醒,每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都可能不一樣,每種降糖藥也有其適應症,所以,究竟應該選擇哪種降糖藥治療(包括初始治療或聯合治療等),應該聽從內分泌科或糖尿病專科醫生的指導,切忌自己亂用藥、濫用藥。

 

釋出於 2021-01-1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