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拔罐拔哪些位置
大椎穴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於脊柱區,後正中線上,當第七頸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兩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頭,手按頸項部骨突最高點處下緣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3.大椎穴功效:
益氣壯陽,大椎穴有解表通陽,補虛寧神,清熱解表、截虐止癇的作用。
肝俞穴
1.肝俞穴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2.肝俞穴取穴方法:
俯臥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3.肝俞穴功效:
散發肝臟之熱。肝俞穴有清利肝膽、寧神明目、補血消瘀、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的作用。
脾俞穴
1.脾俞穴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2.脾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時應採用俯臥的姿勢,脾俞穴位於人體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兩指寬)處。
3.脾俞穴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溼,健脾和胃,利溼升清等作用。
身柱穴
1.身柱穴位置:
身柱穴在背部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中。
2.身柱穴取穴方法:
俯伏或俯臥,於後正中線,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
3.身柱穴功效:
補氣壯陽。身柱穴有宣肺瀉熱、清心寧神、宣肺清熱、寧神鎮咳作用。
腎俞穴
1.腎俞穴位置:
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腎俞穴取穴方法:
俯臥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3.腎俞穴功效:
外散腎臟之熱。腎俞穴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調腎氣、強腰脊、聰耳目的作用。
氣海穴
1.氣海穴位置: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氣海穴取穴方法:
患者可採用仰臥的姿勢,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即為此穴。
3.氣海穴功效:
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溼降逆、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等作用。
三陰交穴
1.三陰交穴位置:
三陰交穴位於人體的小腿骨上,具體位置是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2.三陰交穴取穴方法:
取穴的時候先從內側腳踝向上取四指寬的位置,然後對應著踝尖正上方的脛骨邊緣凹陷處就是三陰交穴的位置所在。
3.三陰交穴功效:
健脾補腎、調肝益血、安神助眠。
命門穴
1.命門穴位置:
命門穴在腰部脊柱區,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下凹陷中。
2.命門穴取穴方法:
採用俯臥的姿勢,命門穴位於腰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
3.命門穴功效:
接續督脈氣血,命門穴有補腎壯陽、培元補腎,強健腰脊作用。
關元穴
1.關元穴位置: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關元穴取穴方法:
仰臥位。關元穴位在人體哪裡,患者可採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3.關元穴功效:
募集小腸經氣血,傳導任脈水溼。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補氣回陽、清熱利溼、培補元氣、導赤通淋作用。
茶療緩解閉經
蘇木通經茶
材料:蘇木5克,劉寄奴5克,桂心3克,凌霄花5克。
製法:將蘇木與桂心研碎,與其餘2味共用沸水沖泡,蓋悶15分鐘即成。
用法:每日1劑,代茶溫服。
功效:活血除瘀,通經。適用於瘀血阻塞所致的閉經。
雞血藤茶
材料:雞血藤20克,紅糖50克。
製法:將雞血藤加入清水浸泡1小時,再加入紅糖,煎煮40分鐘。
用法:代茶溫飲。
功效:行血通血,通經活絡。適用於血虛型閉經。
益母草香橙茶
材料:益母草50~100克,橙子30克,紅糖50克。
製法:益母草、橙子水煎,加入適量紅糖即成。
用法:每日1劑,每月連服數次。
功效:舒肝調氣,活血化瘀。適用於氣滯血瘀型閉經。
粥療緩解閉經
澤蘭粥
材料:澤蘭30克,粳米50克。
製法:將澤蘭加入清水煎汁,去渣後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同煮粥即成。
用法:每日服2次,空腹食用。
功效:活血,行水,解鬱。適用於血瘀型閉經。
糯米內金粥
材料:雞內金15克,生山藥45克,糯米50克。
製法:將雞內金加入清水用文火煮1小時,再將糯米淘洗乾淨,與山藥一同入鍋煮粥即成。
用法:每日服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活血通經,健胃消食。適用於氣滯血瘀所導致的閉經等。
龍眼蓮子粥
材料:龍眼肉5克,蓮子5克,大棗20枚,糯米100克。
製法:將龍眼肉、大棗、蓮子同洗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和糯米,文火煮粥即成。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上、下午點心,溫熱食用。
功效:養心寧神,健脾益氣。適用於閉經氣血虛弱證。
閉經拔罐方法
取上各組穴,均施以單純罐法或刺絡罐法,首先用三稜針在穴位上點刺,然後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分鐘,每次1組穴,每日1次。
閉經生活護理
1.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緊張,減少精神刺激。
3.調節飲食,注意蛋白質等的攝入,避免過度節食或減肥,造成營養不良引發本病。
4.注意經期及產褥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