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白塞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avatar 是你的晨希呀
2.8萬 熱度 A+ A-
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會使得全身器官受累。該病多發於青少年群體,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治療不好,嚴重的話則會危及生命。因此,瞭解該病的一些病發表現對於我

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會使得全身器官受累。該病多發於青少年群體,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治療不好,嚴重的話則會危及生命。因此,瞭解該病的一些病發表現對於我們及時發現並儘早治療是對我們身體健康的一種保證。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白塞病的十大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患者主要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覆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面板表現:還有些患者出現面板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它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覆發作。另外有的病人會出現下肢發紫、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控到“疙瘩“,還有的病人下肢會出現反覆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大小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病人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區域性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不少病人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嚥困難或吞嚥時胸痛、返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少部分病人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併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區域性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有的病人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噁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白塞病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幹,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不少病人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透過對白塞病的一些病症表現,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希望以上的具體介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指導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讓身體早日康復,受益於更多的人群。

釋出於 2021-01-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