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
性寒,味鹹。《本草求原》中說:“蛤蜊治五痔。”蛤蜊肉能潤五臟,軟堅散腫。痔瘡患者宜用蛤蜊肉經常煮食。
泥鰍
補中氣,祛溼邪,既營養,又療痔 ,久痔體虛、氣虛脫肛者宜常食之。中國藥科大學葉橘泉教授認為,泥鰍肉“暖中益氣,解毒收痔。”民間有用鰍魚模壓粉煮羹食用,治療痔瘡脫垂,可起到“調中收痔”的效果。
蚌殼肉
性寒,味甘鹹,有清熱、滋陰、解毒的作用,適宜溼熱痔瘡者煮食或喂湯服。《日華子本草》中記載,蚌肉“除煩解熱毒,並痔瘻、血崩、帶下。”
香蕉
中醫認為香蕉性寒味甘,入脾、胃經,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生吃香蕉,可以止渴潤肺,通血脈,填骨髓,合金瘡,解酒毒。最適合口乾煩躁、咽乾喉痛者,大便乾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可透過生吃、煮熟吃可主治熱傷津液,煩渴喜飲,腸燥便秘,或痔瘡便血。
消痔飲
做法:硃砂蓮15克,草決明20克,煅牡蠣,馬勃(布包)、黃柏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劑,方中馬勃布包與它藥同煎30分鐘,水煎3次,總取汁500毫升,日服3次,每次服160毫升。
作用:清熱解毒,活血止血,軟堅收斂,消腫止痛。主要針對於痔瘡內痔。
消痔湯
做法:槐花,艾葉,荊芥各15克,苦參30克,黃連、薄荷、梔子、枳殼、黃柏、大黃、白芷各15克,地骨皮,蛇床子各30克。用紗布將準備的藥材包好,放入大砂鍋內,水5碗,煮煎約為0.5小時,取出藥包,趁熱先燻患部,待溫後洗浴約0.5小時,每日燻洗1~2次。每劑可使用3~4次。
效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風止癢。主要針對於痔瘻腫脹疼痛、手術後創面過大、發炎、腫痛及術後傷口癒合遲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