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如何預防小兒腹瀉?

avatar 稻妻昕雨
2.8萬 熱度 A+ A-
小兒在三歲以下都容易出現腹瀉,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餵養不當、或者各種細菌的感染、連天氣季節的變換都可以引起。腹瀉會干擾寶寶的腸胃功能,頻繁、大量、反覆的腹瀉

小兒在三歲以下都容易出現腹瀉,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餵養不當、或者各種細菌的感染、連天氣季節的變換都可以引起。腹瀉會干擾寶寶的腸胃功能,頻繁、大量、反覆的腹瀉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為了儘量避免寶寶腹瀉我們要及早的預防。

1、提倡母乳餵養: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稱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質,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區域性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餵養對生後4-6個月的小兒及孩子的第一個夏天尤其重要,並應注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2、為防止孩子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孩子, 應注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製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餵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了。

3、在小兒的腹瀉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所引起的。小兒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新增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注意一要按時新增;二要作到新增一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新增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

4、小兒消化道原本嬌嫩,患病如發熱、呼吸道感染、食慾不振等時消化功能

明顯減低,在餵食過程中,應減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孩子則應給予容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膩之品。病情需要時還可用口服補液鹽配製成飲料,隨時口服,以避免患其他疾病時因餵養失誤,發生腹瀉,反使孩子病情加重。

5、感染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除醫生給予必的藥物治療外,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消毒時可採用消毒劑—新消淨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滌患兒接觸的用具、玩具等。

6、 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一致病環節。

預防工作做好,能儘可能的減少腹瀉的可能。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上面的六條來積極的做好寶寶的腹瀉預防工作哦,發現寶寶腹瀉嚴重一定要及時送醫院,不要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哦。小孩子都非常的嬌嫩不能和大人比。祝您和您的寶寶都健健康康的。

釋出於 2021-01-07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