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囊腫是婦女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多發生於生育年齡婦女。在急性炎症消退後如腺管堵塞,分泌物不能排出,膿液逐漸轉為清液而形成囊腫,有時腺腔內的粘液粘稠或先天性腺管狹窄排液不暢,也可形成囊腫,如有繼發感染則形成膿腫反覆發作,搔抓後易潰爛化膿,甚至導致惡化而危及生命。
中醫在治療此類疾病防治復發有獨到之處,但必須進行有效辯證,對症下藥:
1、邪毒入裡
主證:陰戶一側突然腫脹疼痛,繼而腫脹高起,行動艱難,伴有發熱、發冷,日苦咽乾,白黃帶稠臭穢,便幹溲黃。舌質紅,苔黃,脈數。
證候分析:多由於經期及產後調攝不善,感染邪毒、入裡化熱,鬱結下注於肝經,故陰戶腫脹而痛;邪毒入裡,正邪交爭故發熱、發冷;熱毒蘊於肝經並下注故見口苦咽乾,白帶量多臭穢;熱灼津液,故便於溲赤。舌質紅、苔黃、脈滑數均屬肝經有熱、毒熱內蘊之徵。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逐瘀。
方藥:五味消毒飲加味。公英30g,地丁30g,銀花20g,連翹20g,天葵子20g,乳香10g,沒藥10g,丹皮15g,赤芍15g。如口乾口苦較甚者加龍膽草15g,生地15g;如高熱甚者可加石膏20g,桅子15g;如大便燥操結難排加大黃10g;如白帶量多,甚至膿性黃稠者可加土茯苓20g;腫疼較重,加三七粉5g沖服。
2、毒熱內盛
主證:明戶腫脹愈甚,腫處面板焮紅,殼薄,按之較軟,或已有膿汁自潰口排出,多臭穢難聞,伴發熱、口渴、帶下量多。舌質紅,苔薄黃,脈沉數。
證候分析:邪毒人裡、化熱日久、內腐成膿,故見陰戶腫脹而甚,腫處皮紅殼薄,按之較軟或破潰膿出;毒熱內盛下往及陰津被傷,症見發熱口渴、帶下量多。舌質紅、苔黃、脈沉數均為裡熱之徵。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排膿。
方藥;仙方活命飲。銀花20g,甘草15g,穿山甲15g,皂角刺15g,當歸15g,赤芍15g,乳香10g,沒藥10g,天花粉20g,陳皮15g,防風15g,貝母l5g,白企15g。如膿成已清可去穿山甲、皂刺;如二便秘澀者可加大黃10g,檳榔10g;如熱甚者,可加大黃10g,黃連15g;如心煩口渴可加生地15g,梔子15g,玄參15g。
3、正氣虧虛
主證:陰戶膿腫漸消,熱去痛減,但患處仍有硬結,經久難愈,潰口流膿淌水,質清量少,伴食少納呆、體倦神疲。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緩。 證候分析:本證屬膿已潰出、毒邪已排出故熱退腫消;但由於正氣虧虛、氣血不足,難以託毒盡出,化腐生肌,故見腫處硬結難消,經久難愈,潰口流膿淌水。
治法:益氣養血,託毒生肌。
方藥:托里消毒散。人參50g,川芎20g,當歸20g,白芍20g,白朮20g,黃芪50g,炙甘草20g,茯苓20g,銀花20g,白芷20g,皂角刺20g,桔梗30g。上方共研細末,每服10g,日三次服,或入煎劑,分次溫服。如有腰膝痠軟者可加熟地20g,巴戟天15g,菟絲子15g;如胃納不佳、脘悶食少,可加雞內金15g,焦三鮮各15g;如頭暈耳鳴者可加豬脊髓一條燉服。如有形寒肢涼可加肉桂、補骨脂各15g;如陰戶腫脹硬結不消可加15g,炮姜炭10g。
溫馨提示:造口術適用於較大及反覆急性發作的囊腫;切除術適用於伴感染性囊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