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擠壓綜合徵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avatar 奕劍令鋒
2.8萬 熱度 A+ A-
治療方法擠壓綜合徵是骨科急重症,應及時搶救,做到早期診斷、早期傷肢切開減張與防治腎衰。1.現場急救處理1搶救人員應迅速進入現場,力爭及早

治療方法

擠壓綜合徵是骨科急重症,應及時搶救,做到早期診斷、早期傷肢切開減張與防治腎衰。

1.現場急救處理

1搶救人員應迅速進入現場,力爭及早解除重物壓力,減少本病發生機會。

2傷肢制動,以減少組織分解毒素的吸收及減輕疼痛,尤其對尚能行動的傷員要說明活動的危險性。

3傷肢用涼水降溫或暴露在涼爽的空氣中。禁止按摩與熱敷,以免加重組織缺氧。

4傷肢不應抬高,以免降低區域性血壓,影響血液迴圈。

5傷肢有開放傷口和活動出血者應止血,但避免應用加壓包紮和止血壓帶。

6凡受壓傷員一律飲用鹼性飲料每8g碳酸氫鈉溶於1000~2000ml水中,再加適量糖及食鹽,既可利尿,又可鹼化尿液,避免肌紅蛋白在腎小管中沉積。如不能進食者,可用5%碳酸氫鈉150ml靜脈點滴。

2.傷肢處理

1早期切開減張:使筋膜間隔區內組織壓下降,防止或減輕擠壓綜合徵的發生。即使肌肉已壞死,透過減張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質侵入血流,減輕機體中毒症狀。同時清除失去活力的組織,減少發生感染的機會。早期切開減張的適用證為:①有明顯擠壓傷史。②有1個以上筋膜間隔區受累,區域性張力高,明顯腫脹,有水泡及相應的運動感覺障礙者。③尿液肌紅蛋白試驗陽性包括無血尿時潛血陽性。

2截肢適應證:①患肢無血運或嚴重血運障礙,估計保留後無功能者。②全身中毒症狀嚴重,經切開減張等處理,不見症狀緩解,並危及病人生命者。③傷肢併發特異性感染,如氣性壞疽等。

3.中醫治療 擠壓綜合徵應根據其臨床特點,辨病與辨證相結合,予以中藥治療。

1瘀阻下焦:治宜活血化瘀,通關開竅,清洩下焦。方用化瘀通淋湯,或桃仁四物湯加皂角通關散皂角、知母、黃柏、小蔥、路路通。

2水溼瀦留:治宜化溼利水,益氣生津,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大黃白茅根湯加味大黃、黃芪、芒硝、白茅根、桃仁;或用經驗方:黑白醜各15g、冬瓜皮60g、大腹皮15g、生黃芪30g、石斛30g、天花粉12g、桃仁12g。

3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陰固腎,方用:黃精12g、石斛15g、芡實12g、萸肉12g、覆盆子12g、五味子9g、生黃芪30g、黨參30g、甘草6g、廣木香9g。

4氣血不足:治宜益氣養血,通絡活絡。方用八珍湯加減,或用經驗方:生黃芪30gg、黨參30g、木瓜12g、當歸9g、川芎9g、雞血藤30g、桃仁12g、廣木香9g。除此之外,腎陰虛者可用六味地黃湯、左歸丸加減;腎陽虛者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治療氮質血癥,可用琥珀12g、白花蛇舌草30g、玄參30g,腰部腎區離子透入;或用生大黃、槐花各30g煎湯灌腸。

4.其他療法 對擠壓綜合徵患者,一旦有腎功能衰竭的證據,應及早進行透析療法。本療法可以明顯降低由於急性腎功能衰竭的高鉀血癥等造成的死亡,是一個很重要的治療方法。有條件的醫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腎。腹膜透析操作簡單,對大多數患者亦能收到良好效果。有關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詳見本章第二節創傷性休克。

釋出於 2021-02-20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