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公佈的人口動態報告顯示,2013年該國結婚人數創二戰後最低紀錄,晚婚現象亦十分明顯。2013年日本結婚人數約為66.0594萬對,創二戰後最低紀錄。此外,初婚的平均年齡男性為30.9歲,女性為29.3歲,較2012年均推後0.1歲。
找到合適的就趕緊結婚吧
日本厚生勞動省稱,2012年結婚人數為66.8869萬對,2013年減少了8275對。但是,由於日本人口總數逐年減少,因此結婚率仍然維持在5.3%,與2012年持平。
另一方面,離婚人數呈現下降趨勢。2013年離婚人數為23.1384萬對,較2012年減少4022對。離婚率為1.84%,較2012年的1.87%有所下降。
上海:女性初婚年齡超28歲
結婚這件事對於申城男女來說,比以往時候來得又晚了一些。根據上海市民政局釋出了上海市2013年度婚姻登記統計數,記者注意到,申城男女不論是平均結婚登記年齡還是初婚年齡都再次趨晚,其中,男性平均年齡達34.02歲,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8.19歲。
據統計,2013年度,申城共辦理結婚登記147820對,辦理離婚登記60825對。其中,戶籍居民辦理結婚登記145766對,離婚登記60408對;辦理涉外、華僑和港澳臺地區居民結婚登記2054對,離婚登記417對。
經統計分析,上海居民平均結婚登記年齡為男性34.02歲(2012年為32.72歲)、女性31.61歲(2012年為30.3歲);男性初婚年齡為30.17歲(2012年為30歲)、女性28.19歲(2012年為27.3歲)。不論是平均結婚年齡還是平均初婚年齡都明顯比2012年趨晚。
南京:初婚年齡逼近31歲
繼2012年突破30歲大關後,去年,南京人平均初婚年齡依然在30歲往上走,南京男性平均結婚年齡是30.7歲,女性的結婚年齡更晚,是30.8歲。而且在2013年前四個月,結婚的總平均年齡一度突破了31歲。
“晚婚越來越明顯。”記者從玄武區婚姻登記處瞭解到,幾年前女的一般在二十三四歲左右,現在二十七八、二十八九歲的都很多,30多歲的都很正常;男的以前二十五六歲,現在則推遲到了27歲至30歲。
近些年,南京人結婚的年紀年年推後,晚婚現象明顯。2011年,南京人的總平均結婚年齡是29.8歲(其中男性30.9歲,女性則達到28.7歲)。2012年,“晚婚”更明顯,總平均結婚年齡突破了30歲大關,達到30.4歲,其中男性31.4歲,女性29.4歲。2013年男性平均結婚年齡是30.7歲,女性是30.8歲。
南京主城的幾個區裡,又以鼓樓區的初婚最晚,平均初婚年齡為31.3歲,男性為31.3歲,女性為31.4歲。
而在五六年前,結婚人群還主要集中在20歲-24歲之間,年齡推遲趨勢非常明顯。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獲得一組婚姻資料:2007年以前,南京的適婚青年多選擇在20-24歲之間跨入婚姻殿堂;2007年至今,南京人的平均結婚年齡已推遲到25歲之後。另外,南京統計部門曾做過調研,2005年南京男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齡為27歲,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4歲。
對於現代女性而言,結婚似乎不再是人生必經的一道程式,這在日本已經發生。據報道,2013年,30歲以下的人群中,60%的日本女性從未結婚。而在這個群體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是抱定了不結婚的信念。
日本女性在婚姻觀上對傳統的反叛並非“一日之寒”。她們作為弱勢群體,選擇不結婚要承受的社會壓力是異常沉重的,這從去年熱播的日劇《不結婚》中即可見得。這部日劇解釋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寧可承受巨大壓力也選擇不結婚。
首先,良好的教育促動個人獨立;年輕女人不再盲從於家長意見或社會傳統,能夠基於個人幸福和境遇做出選擇。《不結婚》劇中女主角之一、35歲的田中千春是一個典型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儘管只是希望結婚的物件具備“三平”的條件(日本流行的婚戀觀念,指“平均年收入、平凡的外貌、平穩的性格”),但田中找不到這樣的結婚物件。因為這樣的結婚物件不可能與她“好好談一場戀愛”。對於日本式的婚姻來講,戀愛不算是一個現實的要求。
其次,社會制度走向健全,讓結婚不再是一種必要的利益選擇;即使不結婚,養老保險也能夠保障個人老年生活。若說田中的選擇是不得已,那麼劇中另一女主角桐島春子則是一個忠實的“不結婚”信徒。在日本,結婚後許多女性會為家庭放棄事業。作為一位成功的園藝設計師,45歲的桐島為了事業而選擇了不結婚。
最後,婚姻意味著責任。房價、物價走高,讓許多日本年輕男人不願意為婚姻責任而放棄高品質的生活,這也讓女性在找物件選擇更少。
事實上,不結婚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生育率降低、老齡化社會加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日本,結婚與否已然完全成了個人選擇。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多元選擇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結果。現代社會最美好品質在於讓更多人擁有獨立的靈魂和思想,能夠基於自身意志做出選擇,並且也有能力承擔這個決定的後果。
晚婚對身體的影響:或易患乳癌
晚婚、晚生或不生,是許多女性上班族的真實寫照,但這些現象卻提高了乳癌罹患風險。據臺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未曾生育或是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將增加兩倍。
乳癌已成為威脅臺灣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據臺灣“國健局”統計,臺灣每年約新增9000名乳癌患者,近2000人死於乳癌。許多女性缺乏警覺,雖然發現乳房表皮有異狀,或是摸到硬塊,但還是不以為意。
黃小姐就是典型個案,在懷第三胎時,某天洗澡,不經意摸到胸部似乎有硬塊,當時懷孕8個月的她以為是漲奶,產檢時,順口向醫師提到這個問題,檢查結果竟已是乳癌第二期。
在醫師強烈建議下,胎兒近9個月大,緊急催生,生產後的第4天,黃小姐沒能坐月子,就直接轉到外科病房,開始接受化療,無法親自照顧剛出生的寶貝,感覺心酸又無助。
張金堅說,這些都是屬於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建議女性最好早一點結婚及生兒育女。除此之外,到了中年之後,應該維持正常體重,養成運動習慣,飲食清淡,配合定期乳癌篩檢,以降低罹癌機率。
晚婚對心理的影響:長期單身容易焦慮抑鬱
首先,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單身女性要獨自面對生存壓力,尤其是職場競爭如此激烈。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她們不得不付出超出常人的時間、精力,透支心理能量。長期的超負荷會導致情緒上出現問題,諸如焦慮、抑鬱、緊張等等,嚴重的會出現行為的異常。
第二,孤僻、不合群,迴避社會交往。單身女性最怕親戚朋友過問自己的終身大事,逢年過節,她們總是最害怕被人提及這些問題。就連平時和朋友吃飯、喝茶,都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眼不見心不煩最好。她們往往會主動迴避社會交往,寧願一個人獨自忍受寂寞。但長久下來會導致個性孤僻,不合群。
第三,易出現自卑心理。事業再成功,來自異性的愛慕也終究是女人心底最值得向同伴炫耀的事情。看到朋友們一個個成雙成對,心裡不由的產生懷疑自己,感覺自己沒用,毫無魅力可言。對自己看不順眼,老是抱怨自己,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現,更嚴重的會出現自卑心理,否認自我價值,活在痛苦的自怨自艾中。
第四,易出現成癮行為。因為孤獨、壓力大,單身女性中的有些人不得不借助煙、酒或其他成癮物質來減輕心靈上的苦悶。相對於戀人和夫妻,她們更容易出現成癮行為,而且戒斷的可能性較小。有的更容易形成終生依賴。
第五,。單身女性迫於社會輿論和道德約束,不得不選擇性壓抑。某種意義上來說力比多是完全不受理性控制的。即使再怎麼自欺欺人,每個月排卵期總是渴望有人相伴。長久的性壓抑會導致女性出現性冷淡。
第六,幸福感缺失。無論是社會評價還是個人的自我認同,獲得圓滿的家庭生活和成功的事業會給人帶來幸福、喜悅和成就感。對於單身女性而言,即使獲得事業成功,自身對於情愛的追求始終無法滿足,自然也就難以感到幸福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