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1、風溼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特點是心肌炎、關節炎、舞蹈病、皮下小結和環形紅斑;其次有關節疼痛、發熱、風溼性心肌炎和既往病史。
2、大多數患者有較明顯受風寒溼侵犯而急驟發病的病史,發病前1~3周患有咽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3、全身表現有周身乏力、食慾減退、煩躁、發熱(大部分有高熱或中熱)、出汗及體重減輕等。
4、關節表現為遊走性、多發性關節炎。由一個關節轉移到另一個關節,常對稱累及膝、踝、髖、肩、肘及腕等大關節。區域性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但非化膿性)。關節功能多因腫痛而受限。有時關節腔伴有滲出液(出現關節積液),在滲出液中含有大量中性分葉核粒細胞。但細菌檢查為陰性。
5、部分患者幾個關節同時受累,有時手足小關節亦受波及,兒童關節炎症狀多輕微或僅一兩個關節受累,成年則比較顯著。
風溼性關節炎如何緩解
1、對於風溼性關節炎,治療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該病的發生。及時殺滅鏈球菌,有助於緩解和控制關節疼痛及其他伴隨病症。應早期觀察是否存在心肌炎,並加以處理。
2、注意環境衛生,居室宜通風通氣良好、防潮、保暖,對人口比較集中的場所(如幼兒園、小學)尤需注意,以避免鏈球菌的傳播。
3、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4、應積極治療流行期的咽喉部鏈球菌感染。
5、對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或流行區應及時採取預防措施。對5歲以上有發熱、咽喉炎等症狀而擬診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的患者,給予青黴素或其他有效抗生素,以10天為1個療程,或用長效青黴素。青黴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黴素或其他抗生素。年幼患者凡有高度易感染因素、風溼性關節炎多次復發及出現瓣膜病,其預防用藥時間應延長。區域性病灶可採用藥物噴喉和理療法。慢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內科治療無效,將成為一個區域性藏菌的病灶,可以考慮手術摘除。
6、還要注意氣候、環境對發病的影響。許多慢性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故有”天氣預報表”或“氣象臺”之稱。當陰天、下雨或剛轉晴天及寒冷、潮溼或玩水及受凍,尤其生凍瘡時,關節腫脹及疼痛均可加重。在太陽黑子活動、天氣突變、溫差大、溼度高和冷風伴有大風時更為明顯。這是由於風溼病患者關節及其周圍血管神經功能不全,血管舒縮緩慢且不充分,皮溫升降遲緩。潮溼時,溼度增高的刺激致使關節神經的敏感性增加。同時,寒冷使血流緩慢,血中和滑膜內的纖維蛋白原增多,血內腎上腺素含量升高,甚至形成暫時性血栓,加上溫度降低時血內冷球蛋白凝聚及滑液內透明質酸含量增多,致使滑液黏度增高,加大了關節活動時的阻力,從而使關節疼痛加重。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止寒溼的侵入。
風溼性關節炎扁桃體必須切除嗎
扁桃體炎和風溼性關節炎都與人體感染A族溶血性鏈球菌相關,而急性扁桃體炎炎症不控制,多會引起關節急性炎症。因此,普遍認為扁桃體炎是致風溼性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因素。切除反覆發生炎症的扁桃體有益於風溼性關節炎的防治。
扁桃體是否一定要切除,可參照《耳鼻喉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版):不明原因的發熱及扁桃體源性疾病、急性腎炎的早期、併發風溼性心臟病、慢性扁桃體炎的風溼性關節炎,均可考慮扁桃體切除手術。
根據臨床經驗,風溼性關節炎反覆發作,並伴有心、腎及眼損害者、長期發熱伴關節炎者、急性扁桃體炎反覆發作、過度肥大而影響吞嚥及發音,經長期應用抗生素而不能控制扁桃體炎,以及血沉、抗”O”持續升高者,可考慮作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