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延安等地發生多起精神病患者暴力毆打事件,省政府辦公廳日前轉發省綜治辦等11部門聯合制定的檔案,要求各地將排查出的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以下簡稱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登記造冊,實時隨訪居家治療嚴重精神病患者動態資訊。
各地要定期篩查排查隨訪
這份《關於進一步加強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是社會特殊困難群體,需要給予重點關懷救助。要採取措施確保患者不因貧困得不到救助,不因疏於救治管理而傷害自身或危害社會。
各縣(市、區)要組織本區域內的社群、村(居)委會和相關職能部門,定期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篩查排查隨訪,要全面掌握本區域內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基本情況。
逐人出具醫療診斷證明逐個確定風險等級
對排查中發現的疑似病例,及時診斷評估,逐人出具醫療診斷證明,逐個確定風險等級。鄉鎮(街辦)要組織公安等部門負責做好病人的登記造冊、診斷評估工作,制訂監護方案,督促監護人(家庭、親屬、有關單位機構等)履行職責,協調監護人根據病情及時送醫就診。
縣(市、區)及以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對本區域內目標人群開展健康體檢,健全健康檔案,實時隨訪掌握居家治療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動態基本資訊。
適時建立“救治救助保障資金”
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醫保範圍,實施大病保險制度,降低醫療費用中患者個人支付比例。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因當地沒有符合條件的精神病醫院或專業科室轉診到異地就醫的,醫保報銷比例要按照參保地政策執行,併為患者提供及時便捷的結算報銷服務。
民政部門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患者,要及時納入低保;對不符合條件但確有困難的,透過臨時救助等措施幫助解決其生活困難。適時建立“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保障資金”。
各地公安機關對有肇事肇禍行為或有現實危險的疑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要依法立即處置,並將其送至精神衛生醫療機構進行診斷;被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應在公安機關強制醫療所或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執行強制醫療。
各級綜治委(辦)將展開督查,對工作先進典型予以表彰;對工作不落實或不作為的部門和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和考評減分;對由於工作不落實、翫忽職守、嚴重失職等原因導致發生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重大案件的,要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並對有關責任人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