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血海的功效
血海又名血郄,為足太陰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為脾血歸聚之海,並善治血分病證,本穴具有祛風清熱,調和氣血,宣通下焦,行血活血之功,多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陰部瘙癢,疼痛,氣逆腹脹,溼疹,蕁麻疹,丹毒諸症。
血海的針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膝關節半屈,大腿前面股內側肌內側緣,髖骨上方2寸處(平梁丘水平)。
簡易取法:
1.仰臥床上,用力蹬直下肢,髕骨內上緣上約2橫指處鼓起之肌肉(股內收肌)的中點即是本穴。
2.坐位,屈膝成90°角,施針者利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附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即是本穴。
進針方向:從前向後背側直刺與皮面成90°。
進針深度:直刺,深1-2寸,留針15分鐘;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10-15分鐘。
感覺及放射方向:酸脹向髖關節。
血海穴穴位層次解剖
1.面板:由股神經前皮支分佈,到該穴面板的神經纖維來自第3腰神經。
2.皮下組織:內有上述皮神經的分支。
3.股內側肌:為股四頭肌之一部分,由股神經支配,到該肌的神經纖維來自第2到第4腰神經。
4.針的深面是股骨的前內側緣:深層有股動,靜脈的肌支和股神經的肌支。
血海穴常用配伍療法
1.本穴清熱涼血止血,善清血分之熱。配氣海,三陰交,水泉,針刺瀉法,治療血熱崩漏;配合谷,足三里,委中,阿是穴,針刺瀉法,治療熱入血分,鬱於肌膚之丹毒;配關元,地機,行間,針刺瀉法,治療鬱熱月經過多。
2.配氣海,太沖,三陰交,中極,地機,針刺平補平瀉法,行氣活血,通瘀調經,治療氣滯血瘀之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
3.配風池,風門,曲池,針刺瀉法,疏風清熱涼血,治療風熱客表之風疹。
4.配風門,膈俞,脾俞,氣海,足三里,針瀉風門,餘穴均用補法,益氣養血祛風,治療血虛生風之癮疹。
5.本穴清熱利溼,祛風止癢。配曲池,委中,三陰交,針刺瀉法,治療溼熱癢疹;配陶道,曲池,脾俞,陰陵泉,神門,針刺瀉法,治療溼疹;配陰陵泉,膀胱俞,中極,行間,太溪,針刺瀉法,治療小便淋澀。
6.配氣海,關元,三陰交叫,針補氣海,關元,餘穴用平補平瀉法,健脾攝血,治療氣虛崩漏。
7.配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針刺補法,健脾益氣,統血調經,治療脾虛紫斑,月經過多,甚或崩漏。
8.配犢鼻,陰陵泉,陽陵泉,陰谷,三陰交,針刺平補平瀉法,舒筋活絡,通利關節,治療膝關節疼痛,小腿內側痛等。
針刺血海注意事項
血海穴穴下有較大的血管,忌用粗針重刺,重刺可能傷及血管,引起皮下瘀血,血腫;孕婦慎針刺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