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聲的含義
其實,寶寶的哭聲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只要你拋開焦慮煩躁的情緒,先安撫好自己脆弱的內心,靜下心仔細地去分析和辨別,你會慢慢讀懂他們的語言。
1.“我餓了”
寶寶的哭聲高一聲、低一聲,響亮而有節奏,如果沒得到滿足聲音會越來越響,同時伴有伸舌咂嘴、舔手、碰他的臉或嘴角就把臉扭到那邊去。這是寶寶在說:“媽媽,我餓了!”
有時媽媽很困惑,明明他的表現符合“我餓了”,為什麼喂他他還是不吃呢?這種情況,有時是因為他在一開始表達時沒得到及時滿足,等到他餓得不耐煩時就會暫時拒奶表達不滿;有時是因為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含接不當所致。
對前一種情況,就要先安撫寶寶的情緒,等他稍微平靜些再試。後一種情況就要及時調整姿勢,讓媽媽和寶寶都能在放鬆舒適的狀態下實現哺乳。
2.“我困了”
犯困時的哭聲往往和飢餓時的哭鬧相似,但持續時間不是很長,哭幾聲就會停下來。新生兒多發生在吃完奶之後,稍大些的寶寶伴有打哈欠、揉眼睛、抓耳朵等動作。
很多父母在寶寶一開始犯困的時候容易忽視,因為這時寶寶的哭聲不大,容易錯誤地認為是他還想繼續玩,一直到寶寶累得大鬧,就慌忙不知哪裡出了問題。
在寶寶開始疲勞時要及時讓他處於安靜的環境,擁抱他或者用毯子包裹好他,給他安撫奶嘴,讓他放鬆下來。
3.“我需要拍嗝”
剛吃過不久,寶寶突然發出尖叫哭聲,好像哪裡不舒服似的。典型的還會想要蜷縮起來,試圖用膝蓋去碰胸口。這時候你就要想一想,喂完奶是不是沒有給寶寶拍嗝或者拍得不夠。
胃裡面脹氣不舒服,一般睡一段時間才表現出來。每次吃完一定要豎起來把嗝拍好,儘量把氣排出來,才能睡個好覺。
4.“太冷了/太熱了”
總的來說,寶寶更喜歡溫暖的環境,喜歡被緊緊地包裹。但這並不代表寶寶需要無休止地裹上一層又一層。如果太冷或者太熱,寶寶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手腳亂動,哭聲不大,但是持續不斷。
判斷寶寶衣服是否合適,不是摸寶寶的手腳,最好是摸頸後。很多寶寶的手腳都是微涼的,透過摸寶寶的小手是否熱乎來增減衣服,很容易穿過量。
基本的新增衣服的準則是:摸摸寶寶的頸部,頸部保持溫熱就可以,靈活調整!
5.“我肚子痛”
當了媽媽後才知道,有一種小怪獸名叫“寶寶腸絞痛”。這可不是個好對付的傢伙,能直接讓全家人都崩潰。
具體表現就是寶寶哭鬧不休,每天傍晚或凌晨甚至深夜,哭鬧好幾個小時,無論讓他吃奶,還是抱著搖晃,還是哄他逗他,都毫無作用,一直鬧累了才罷休。
在這種情況下,被折磨得精疲力竭的爸媽們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不要埋怨嘆息,而是互相扶持鼓勵。
嘗試下面的安慰方法,尋找最適合你孩子的方法:放入搖籃或抱在臂彎裡輕輕搖動;做撫觸;檢查孩子的襁褓;唱歌或說話;抱著或推嬰兒車到處走走;換個人抱抱;播放輕音樂;乘汽車;換一套衣服或溫暖的沐浴;安撫奶嘴……
6.“我病了”
如果你無論怎樣也安慰不了寶寶,還要警惕他是否病了。生病的寶寶哭聲會和往日不一樣。
當你發現寶寶今天的哭聲格外不對勁兒,或者哭的時間特別長,尤其還伴有精神萎靡,嘔吐等症狀,建議你不要盲目等待了,量一量體溫,去醫院看看吧。
其他
還有一些情況也會導致寶寶哭鬧,比如被衣服上的別針或毛刺刺到;出牙痛;外界太吵鬧等。有時,他就是想要你抱抱,聽聽你的心跳,接受你的撫摸。
孩子出生的最初幾個月,無論孩子何時哭鬧,最好立即做出反應,給予充分的安撫。只要你對他的訊號做出正確的反應,他就會更有安全感,更平和自信,也就不會經常哭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