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曾經發生過自然流產的女性,不知道去醫院該怎麼檢查,這些都是無需要擔心的,習慣性流產是導致不孕的常見病,對於該病有一定的檢查方法,診斷習慣性流產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檢查方法有:遺傳檢查、免疫檢查、內分泌檢查以及病原體感染檢查等等。
習慣性流產患者要做的必要檢查有以下幾方面:
遺傳檢查:專家告訴我們,目前遺傳檢查做得比較多的是夫婦染色體檢查,基因檢查相對困難一些,所有患者都要進行染色體檢查。
解剖因素檢查:解剖因素造成習慣性流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宮頸機能不全、子宮發育畸形如子宮縱隔、單角子宮、雙角子宮、鞍狀子宮等、子宮肌瘤或腺肌瘤、宮腔粘連等。診斷主要依靠超聲、宮腔碘油造影、宮腔鏡、腹腔鏡、宮頸擴張器等檢查。
免疫檢查:免疫性流產包括有同種免疫紊亂和自身免疫異常。同種免疫紊亂的排查需要做封閉抗體,夫婦HLA配對等檢查,目前封閉抗體是檢查最多也是最實用的,假如封閉抗體呈陰性,則表明母體不能產生對胚胎有保護性的“封閉抗體”,胚胎將會受到母體免疫細胞的攻擊而容易發生停育;自身免疫異常則需要透過檢查母親體內抗體如抗磷脂抗體、抗精子抗體,抗孕激素抗體,抗雌激素抗體等,醫生必須找出哪種抗體對習慣性流產的影響較大。
病原體感染的檢查:雖然感染因素不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的直接原因,但張教授提到,習慣性流產患者生殖道各種各樣的感染陽性率很高,達50%左右。必須在再次懷孕前對生殖道進行有關病原體方面的檢查,瞭解有無微生物感染,並給予相應的治療。
內分泌診斷:導致流產的內分泌異常包括婦科內分泌和內科內分泌異常。婦科內分泌異常包括常見的有黃體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婦科內分泌異常要經過基礎體溫測定BBT、子宮內膜活檢、激素測定、血清泌乳素PRL測定等檢查;內科內分泌異主要是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異常,相關疾病以及激素也要進行檢查。
血栓前狀態診斷:血栓前狀態的診斷需要對患者凝血功能進行檢查,凝血功能檢查相當複雜,目前能做的檢查還只是凝血功能全貌的冰山一角,加上凝血功能檢查費用較高,目前醫院開展的檢查專案還比較有限。
正如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因素有很多一樣,做關於習慣性流產的檢查也有很多項,有些是必須要檢查的,如果漏掉一項就可能導致下次習慣性流產的發生,得不償失,所以還是遵守醫生的建議詳細進行檢查。如果對某些檢查的必要性不清楚,可以事先諮詢醫生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