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科教授 李湘民
冬季來臨,各大醫院患者爆棚,尤其是兒科的門急診,輸液室位置常常不夠,有的病人只能在大醫院看病開藥,去離家近的社群醫院輸液。這其中,很多全身痠痛、的病人覺得輸液好得快,本不需要卻主動要求輸液。殊不知,看似簡單的輸液,需要身體付出很多代價。
血管抗議。輸液性靜脈炎是靜脈輸液中最常見的併發症,輕者有區域性不適或輕微疼痛,重者靜脈走向出現索狀紅線,呈硬結狀,少數人有形成。常見誘發靜脈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抗腫瘤化療藥、高滲透壓藥物等。血管越細,靜脈炎發生的機率越高。下肢因靜脈瓣較多且血流速度較慢,容易發生靜脈炎,因此應儘量避免在下肢輸液。
網路上流行的“常輸液讓血管裡都是玻璃碴”的說法,雖然聽起來嚇人,但輸液確實可能給血管帶來一些微粒,它們的來源是注射劑。任何質量好的注射劑都達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標準,如果微粒大小超過心、肺、肝、腎、肌肉、面板等部位細小血管的直徑,會蓄積在其中,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靜脈壓增高、等。微粒堵塞還會引起區域性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水腫和炎症、過敏等。此外,長期輸液還可能讓血管變脆。
細菌鑽空子。輸液過程穿透面板屏障,直接把藥液輸入血液中,需要嚴格的無菌處理。如果藥液在生產儲藏過程中被汙染,或針頭不達標、穿刺部位的面板沒有消毒好,都可能讓病毒、細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威脅生命。如果醫療環境中不能做到嚴格無菌,還會導致交叉感染。
加速過敏。輸液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更大,速度也更快。一般的過敏反應包括、、輕微胸悶,重的過敏反應則會發生來勢兇猛的過敏性,嚴重時可致命。
給心肝腎增加負擔。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加大了血液迴圈的流量,增加了心臟的負擔,也可能讓血壓升高。尤其在滴速過快的情況下,有心肺疾患、的老人大量輸液,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短時間輸入大量葡萄糖,有導致高滲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險。
藥物大多要透過肝臟代謝,腎臟排洩,有的人得了感冒就去醫院輸液,而且為了方便一天只輸一次,把本來應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輸入的藥量一次性輸入了體內,輸完後血藥濃度很快達到高峰,給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洩都帶來更大壓力。
需要提醒的是,是否需要輸液,應由醫生結合病情檢查和抽血化驗的相關指標綜合判斷。當然,在確實需要輸液時,也不能因為輸液可能帶來的這些風險而一味抗拒,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