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海淘奶粉亂象:價低奶粉批次供應 專騙中國商家

avatar 和頌桑
2.8萬 熱度 A+ A-
記者注意到,一罐牛欄2段/800g的奶粉在英國當地的正常價格為8~10英鎊,摺合人民幣77~97元。但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對同樣規格的奶粉,多個商家給出了&ld

記者注意到,一罐牛欄2段/800g的奶粉在英國當地的正常價格為8~10英鎊,摺合人民幣77~97元。但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對同樣規格的奶粉,多個商家給出了“不正常”的超低報價。

進一步調查發現,一些國外的貿易公司藉機牟利,國內部分奶粉批發商因貪圖便宜,被這些疑似詐騙公司騙取貨款,卻收不到任何貨物。

更有國內企業在國外尋找食品廠生產代工奶粉,包裝成“洋名牌”再定向銷到中國。

同時,原本禁止入境的日本核輻射汙染區奶粉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淘寶等網站。

這些海淘奶粉亂象叢生的背後,是一條集採購、清關環節在內的交易鏈條,貿易公司透過化整為零的“螞蟻搬家”方式,將大批次奶粉打散成多個個人郵包,避稅進入國內。

乳業專家認為,網路批發平臺上一些經銷商拿到的貨“不一定是品牌生產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亂象1 低價奶粉

賣家稱可長期大批次供應

在阿里巴巴等批發平臺上,不少註冊顯示為進出口公司的經銷商以120元/罐的價格,大批次長期供應牛欄、愛他美等知名奶粉。

7月28日,新京報記者聯絡其中一家公司,負責人呂某稱,可以120~125元/罐(800g包裝)的價格,長期供應牛欄等知名品牌,“需求量 大的話,一個月起碼能供應3000罐。”呂某說,這些奶粉是透過荷蘭等國外代理人、經銷公司渠道採購,再由廣東等地的保稅區倉庫入關。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boots、英國等 購物網站上,同樣包裝規格的牛欄、愛他美等奶粉,通常售價在8.25英鎊~10英鎊,約合人民幣77~97元。但一位長期在英國定居、從事奶粉代購生意的 經銷商Della告訴記者,如果真在當地採購,摺合奶粉的包裝運輸等環節,成本價起碼在14~15英鎊(137~145元人民幣)“120元/罐賣,利潤 從哪來?”

同時,如此大批次的奶粉供應量,與國外日益嚴格的奶粉限購形成鮮明對比。事實上,早在2012年左右,德國、美國、荷蘭、紐西蘭等國家紛紛出臺 了奶粉限購規定。其中,荷蘭規定消費者在當地超市、藥店每人每次只能購買1~3罐。而德國最大的連鎖商店DM、ROSSMANN則要求須出示孩子身份證明 才能購買,每次限購3包。

Della說,英國對奶粉限購非常嚴格,每人單個品種僅能買兩罐。“即便是僱人去超市掃貨,每月採購300箱奶粉也是極限。”

另一位在英國從事奶粉代購多年的業內人士也稱,國外代購者通常只能去超市幾罐幾罐排隊買,“不可能有成噸奶粉說有就有,說發貨就發貨的,這種公司十分可疑”。

8月2日,作為牛欄(在中國稱為諾優能)、愛他美的母公司達能公司回覆新京報記者稱,目前在中國國內,這兩款奶粉的正規銷售渠道僅包括紐迪希亞天貓旗艦店、紐迪希亞授權的電商和母嬰店(如、一號店、蘑菇寶貝),“建議消費者透過官方正規渠道購買。”

亂象2 炮製騙局

疑似詐騙公司借廉價奶粉專騙中國商家

對電商平臺大批供應的廉價奶粉,有部分海外代購判斷其為假奶粉,稱“海淘/直郵/免稅區奶粉假貨猖獗,萬桶假奶粉送到英國只需3天”,不少是英國、俄羅斯、波蘭的公司。

7月29日,新京報記者以中國奶粉經銷商名義,聯絡多家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金牌經銷商。其中一家“FHU COMPANY”的波蘭批發商以6歐元/罐拋售牛欄、愛他美。負責人稱,可長期提供大量廉價嬰幼兒奶粉,最低720罐起批,透過海運集裝箱運輸,7~21 天便能抵達中國,每月供應能力達1.44萬罐,並強調針對大批次採購的中國客戶“要的量越多,價格越便宜。”

很快,這家公司發來一份詳細報價列表,顯示愛他美800g每罐為7歐元,牛欄800g每罐6歐元。如果單月需求量超過1萬罐,在此批發價上還可額外優惠3歐元。新京報記者據此估算,該公司最低以每罐3歐元價格,每月至少供應1.5萬噸洋奶粉。

記者查詢工商資料得知,波蘭FHU全名為FHU-OLRED,2011年在波蘭境內註冊成立,從事食品和飲料出口業務。但透過Whois查詢該公司官網(www.polandbeverages.com),又顯示其為2015年5月7日在巴拿馬註冊。

更讓人驚訝的是,知名貿易黑名單網站www.Fraudslist.com上,這家波蘭FHU公司赫然在列,並有多條針對它涉嫌詐騙的投訴。

其中一位使用者投訴稱,波蘭FHU背後的操控者實際是一名“DavidConlon”的英國男子,利用註冊公司詐騙。而另兩位名為袁芳、高先生的 使用者稱,曾試圖向這家公司採購廉價奶粉,在交付30%預付款,這家公司便音訊全無,“他們收錢之前非常活躍,但打款後就再不接電話、回覆郵件,至今也沒收 到貨物。”

而另一家註冊在英國的“K.E.INVESTMENTS LIMITED”也開出了牛欄、愛他美6歐元/罐/800g的報價,上千罐起訂,與波蘭FHU公司報價基本一致。公司客服人員告知,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的 奶粉,“要多少有多少”,“直接從當地愛他美官方工廠拿貨”。

但新京報記者在英國商務部門查詢公司資訊發現,這家公司最新提交的財務報表顯示其總資產僅9362英鎊,銀行賬戶總存款僅有6828英鎊,且近幾年的財務報表相近,這種現金流動情況與其大批量出口奶粉的國際貿易公司並不相符。

事實上,在國內多家外貿論壇和網路上,對這家英國公司的欺詐投訴也不少。一家貿易公司負責人稱,他們今年3月也試圖採購該公司奶粉,但在把預訂 金打到公司的土耳其賬戶後,便失去聯絡。“這家專門騙做奶粉生意的中國人,向阿里巴巴反映過,但沒任何效果,後來又有人被騙。以後寧可進貴一些的奶粉,也 不要打款給這種公司。”

亂象3 代工奶粉

偽“洋名牌”

當地買不到、定向銷中國

在法國巴黎工作的成都女孩堯垚,常會受親戚朋友委託從法國購買一些奶粉郵寄回國,“偶爾會碰到親戚要求買一些很奇怪的牌子,聽都沒聽過。”

堯垚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有親戚託她在法國買一種叫"Kinber"的法國奶粉,“可問身邊的法國人都沒聽說過,超市裡更是找不到”。原來親戚在成都見到標有“法國原裝進口”字樣的“金貝兒”奶粉,價格還很貴。

隨後堯垚四處尋找,最終得知這款“金貝兒”奶粉並非法國品牌,且在法國當地根本沒銷售,“最後查清這是一家在成都的‘雅萊’公司生產的,他們只是在法國找了一家代工廠,而很多國內消費者以為是法國名牌”。

成都雅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顯示,“金貝兒”奶粉確為該公司產品,奶粉包裝上的生產地址為法國諾曼底地區的一家食品加工廠Isigny Sainte Mère(ISM)。

新京報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這家本是法國當地一家生產乳酪、黃油、奶製品的綜合食品加工廠,產品主要在歐美銷售,而近期則被當地媒體稱為“中國工廠”。

資料顯示,自2009年以來,隨著中國嬰幼兒奶粉需求劇增,該加工廠的奶粉代工業務也隨之增長。截至2014年,其嬰幼兒奶粉加工業務已佔到該 廠業務的54%。產品的海外銷售比2009年前增長了2.5倍,其中出口量最大的為亞洲,佔總出口量的47%,中國成為其最大的奶粉代工客戶。

該工廠官方披露的資訊還顯示,今年上半年,總投資6200萬歐元的嬰幼兒奶粉生產新裝置建成,而其中三分之一的投資來自中國廣州企業合生元。

在倫敦從事代購已五年的張徵告訴記者,通常向他諮詢、購買代工奶粉的消費者大都來自國內二三線城市,“這些代工品牌往往走的是二三線城市的營銷路線,針對想給寶寶吃洋奶粉但預算相對有限的家庭,被家長誤以為是‘外國名牌’,實際上這些在國外都是找不到的”。

亂象4 頂風闖關

禁令之下

日本核汙染區奶粉仍入境

海淘奶粉裡除上述那些真真假假的奶粉外,來自日本核汙染區的奶粉也不時頂風闖關。

7月1日-20日,長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在入境郵件中連續截獲大批日本東京都、群馬縣的嬰幼兒奶粉。此前,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從入境快件中查獲原產地為東京都的奶粉632罐,貨值近6萬元。

事實上,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後,國家質檢總局當年4月就釋出公告,禁止進口日本東京都、埼玉縣等12個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後來也只對山梨和山形兩縣產品解除了禁令。

據公開報道,這些日本核輻射汙染區的奶粉都是從海外郵寄包裹中查到的。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還指出,奶粉以跨境電子商務B2B/2C入境,且電商無法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原產地證明等資料。

新京報記者在淘寶輸入“日本奶粉”,出現1.2萬餘件產品,主要有明治、和光堂、格力高、雪印等品牌,大部分商家聲稱是“日本本土”、“日本採購”。記者隨機檢視10個,結果有8個都產自東京都。

淘寶全球購裡的魔力寶寶奶粉店,一罐850g日本原裝原罐和光堂嬰兒2段奶粉,代購價只要111元,其價格是歐洲奶粉的三分之一,在該寶貝詳情 中,明確寫著廠址為東京都千代田區。淘寶店鋪“小S家日本代購”,其“日本本土原裝明治奶粉2段820g”售價175元,無論是奶粉生產地址和郵寄地址, 也都顯示“東京都”。此外,記者在京東商城上也發現了來自日本埼玉縣的“禁入”奶粉。

當詢問產地時,個別商家會解釋稱奶粉是經過無核檢測的;有些商家則建議消費者去官網查驗證書;也有店家無法出示“無核”證明,只稱質量過關,自己孩子也在吃。

中國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日本核汙染區的奶粉大多是以電商代購、個人代購等形式流入。沒檢出放射性超標,並不意味著日本核汙染區奶粉安全。

■ 探因

問題奶粉入關:包裹太多存漏檢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低價奶粉為躲避檢驗手續,紛紛選取化整為零的“螞蟻搬家”模式,把集裝箱貨物打散成為個人郵包,悄然進入國內市場。

長期以120元/罐低價供應奶粉的呂某強調,其貨物無法透過正規商業報關批次進入國內。“提供一批收貨人身份證號碼、地址等資訊後,就可在保稅區倉庫中打散成多個不超過500元的個人訂單,這樣可規避掉檢查、徵稅等手續。”

“第三方平臺上賣的牛欄、愛他美,基本上都是分拆方式入境。”上海某國際轉運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介紹,對大批次入關的嬰幼兒奶粉,海關會進行非常 嚴格的抽檢,“要求經銷商必須有進出口資質證明,產品須出具檢驗檢疫證明等,再加上17%增值稅和5%嬰幼兒奶粉進口稅,算上時間和稅收成本,出關的奶粉 並不具備價格競爭力。所以一般是直接在香港、越南走私進來,或在周邊口岸化整為零拆分為個人包裹入關。”

乳業專家、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分析,一些網路批發平臺上沒有授權證書的經銷商拿到的貨“不一定是品牌生產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 的”。一些奶粉其實是國內生產、國內發貨,也有海外小工廠或代工廠生產假貨,有的使用偽劣原料,有的使用快過期的產品換包裝,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一位熟悉通關業務的海關人士也告訴新京報記者,假奶粉及違禁奶粉出現在境內有兩種可能,一是本身就是國產貨冒充;二是在海外發貨時沒如實報關。 由於是私人名義郵寄小包裹,不需事先在海關備案,而且包裹主要由國際物流公司代為報關,由於郵寄物品太多,物流通常不會對發貨人填的資料核實,“基本上填 什麼就是什麼”。

物品入境時,海關會對包裹一一進行機檢,如發現假冒、走私及違禁品,做相應處理;涉及食品和動植物的,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也會檢查。“但郵寄包裹太多,堆積如山,不可避免有漏檢。如果量多的話,總是郵寄,被查出來的機率就很大”。

■ 監管

電商平臺有義務核查銷售的產品

作為連線國內消費者與海外的重要視窗,跨境電商彙集了大量海內外賣家,這其中也暗藏販賣假奶粉的進出口公司,以及涉及走私、違禁奶粉的個人代購。

像阿里巴巴平臺有三個跨境網購業務——淘寶全球購、天貓國際和一淘網。其中,天貓國際要求入駐商家須有海外零售資質,且實現直郵;而淘寶全球購的商戶主要是一些中小代購商。

由於奶粉並不在我國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的物品名單中,第三方平臺對假奶粉、疫區奶粉的監管存在較大難度,主要依靠舉報。“若消費者對奶粉質量和 真偽有質疑,可在訂單上向賣家發起投訴,並要求淘寶介入處理;若存在問題,淘寶會啟動退換貨和對賣家進行處理。”淘寶全球購相關負責人稱。

針對海淘,海關總署2014年出臺《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要求存放電商進出境貨物、物品的海關監管場所的經營人,應向海關辦理開展電商業務的備案手續,接受海關監管。

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營銷副總監肖祥文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代購品多以商品形式進行銷售,累積一定數量後就需經海關報關,繳納其他稅款,否則涉嫌走私。

那麼,海淘買到假奶粉或違禁奶粉怎麼辦?中消協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認為,第三方平臺對經營者有審查義務,比如是不是售賣違禁品,對商家資質和銷售 的產品做一般核查。“一旦發現問題,消費者可透過質檢、海關等部門去投訴、諮詢;如果商品確實不符合規定,可要求退貨,平臺有協助處理義務。”

 

釋出於 2021-02-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