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貼治療
薄荷腦敷貼
材料:薄荷腦適量
製作過程:將薄荷腦研成細末,備用。
選取穴位:神闕穴位於臍中部,臍中央
操作手法:取藥適量,用涼開水將其調和泥膏狀,填於神闕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3天換藥一次,連用藥2-3天。
功效:此方對於胃火灼盛、肺胃鬱熱、身熱欲飲有一定的療效。
醋調吳茱黃方
配方:吳茱萸15克,醋適量。
製法:將吳茱黃炒焦研末,用醋調成糊狀。
用法:每日1次,敷雙腳湧泉穴。
功效:適用於肝不好引起的口臭。

食療調理
涼拌西芹
材料:西芹100g、鹽、味精、白醋、香油各適量。
做法:
1. 西芹去除老葉和老枝,斜刀切片備用。
2. 鍋中水開後,放少量油、鹽姜西芹焯水。,
3. 西芹焯水後,立刻投入冰水中冷卻,取出瀝乾水分加適量調味料,白醋拌勻,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此食療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溼、清腸利便、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肝不好口臭有很好的療效。
注意:脾胃虛寒、腸滑不固的患者不宜多吃。
生蘆根粥
原料:鮮蘆根100克,竹茹15克,粳米60克,生薑2片,冰糖適量。
製作:
1.將蘆根洗淨、切段,與竹茹同煎20
分鐘,去渣留汁。
2.粳米淘洗乾淨,加入薑片、藥汁同煮為粥。
3.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除口臭,適用於熱病津傷所致的煩熱口渴、舌燥津少者、肝不好口臭患者。
健康提示
1.食材如果選用鮮品,用量宜加倍。
2.脾胃虛寒、胃寒嘔吐者不宜選用。
偏方去除口臭
密瓜苦瓜
材料:苦瓜2根,哈密瓜100克,紅甜椒半個,鹽、味精、白糖、清湯、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苦瓜洗淨剖開,去子,切成小條;紅甜椒、哈密瓜分別洗淨後切條。苦瓜條、紅甜椒條用沸水焯一下。
2.鍋中加少許植物油燒熱,投入材料煸炒一會兒,加入鹽、味精、白糖、清湯調味,用水澱粉勾芡,翻炒熟,裝盤即成。
功效:苦瓜性寒,善於清熱,上火熱盛引起的口臭者,不妨吃些苦瓜做的菜。
穴位按摩治療
中脘穴
位置: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臍中上4寸
主治:胃灼熱,噯氣,治療慢性肝炎,治療慢性胃炎,胃痛,噯氣,吞酸,嘔吐等。
勞宮穴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第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位於無名指指尖處
主治:口瘡,口臭,中風,善怒,發熱無汗,兩便帶血,胸脅支滿,黃疸
大陵穴
位置:位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健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胸中熱,胃熱,胃痛,嘔吐,吐血,癲狂,癇症,喉痺,耳鳴,瘧疾等。
太溪穴
位置: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精力不濟等。
足三里
位置:位於外膝眼下4橫指、脛骨邊緣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秘等
飲食保健療法
(1)平素有口臭的患者,如症狀較輕,可用藿香3g、薄荷1.5g、白菊花6g、綠茶少許,沸水泡代茶飲服。具有芳香悅脾、生津止渴化濁之妙,帶來清新的口氣。
(2)佩蘭10g,開水沏飲(就是像沏茶那樣地以佩蘭代茶沏著喝),1日1~2次。
(3)叩齒鍛鍊,即患者閉唇,輕輕叩齒100~300次,其間可有唾液增多現象,小口緩緩嚥下,每日做2~3次。
(4)飲食要相對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多喝水,進食時要細嚼慢嚥。
(5)平時要十分注意口腔衛生,每日晨起、睡前和飯後認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時,用牙刷或潔淨的毛巾輕柔地刷除舌苔。
(6)戒菸戒酒,作息規律,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