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本草》:"主諸腫瘻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汗、射工毒塗之瘥。"
2、孟姺:"溼癬白禿,以馬齒膏和灰塗敷。治疳痢及一切風,敷杖瘡。"
3、《食療本草》:"明門。亦治疳痢。"
4、《本草拾遺》:"止消渴。"
5、《蜀本草》:"主屍腳(人腳無冬夏常拆裂)、陰腫。"
6、《開寶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癥結癰瘡。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7、《日用本草》:"涼肝退翳。"
8、《滇南本草》:"益氣,消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9、《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10、《生草藥性備要》:"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
更多藥品知識歡迎進入新浪健康藥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