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保護你的胃
“三分治,七分養”。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實際的方法。三分治胃,胃有病,馬上治
1.對因治療:
如果有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腸潰瘍,就要進行正規根治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多數十二指腸潰瘍都能得到根治。
2.對症治療:
經常有反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症狀,可以使用抑酸藥、促進胃腸蠕動的藥進行相應治療。
3.預防性治療:
如果胃鏡檢查發現有高級別瘤變,為了預防它發展為癌,則要做預防性切除。
戒菸酒
菸酒對於腸胃的刺激是最大的。酒精直接損傷胃黏膜,導致廣泛胃黏膜充血糜爛,甚至潰瘍。
吸菸不僅對肺不好,對胃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尼古丁進入血液影響胃黏膜血供,不利於胃黏膜的自我修復;此外,煙與酒都會誘發或加重胃潰瘍、慢性胃炎。
放寬心情
人精神壓力過大,可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等。輕者表現為胃口不好,嚴重者可導致胃潰瘍,這可以叫做愁出來的“胃病”。
聽胃的吃了不舒服就別吃
比如,你吃某些特定食物後,容易出現反酸、燒心或胃不適的症狀時,下次你就別再惹你的胃了。既然你的胃不喜歡,就別往嘴裡塞了,何必讓自己難受。
講衛生
講衛生對於養胃來說,主要指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包括吃飯自己用自己的餐具,飯前洗手等小細節。幽門螺桿菌是很多“胃病”的元兇,不共用餐具是目前預防的現實辦法。
細嚼慢嚥
食物經口腔充分咀嚼後,才好在胃裡消化。大塊食物不易消化,容易產生不適症狀。
有不少人因為牙口不好,導致吃飯時咀嚼不充分,最終加重胃的消化負擔,這該去看看口腔科醫生。
還有個普遍觀點就是“喝粥養胃”,雖然粥容易消化,但牙口好就沒有必要專門喝粥養胃,反而有“反流症狀”的人不宜喝粥。
注意藥物副作用
容易損傷胃黏膜的常見藥物有:阿司匹林、激素(例如強的松、可的松等)、退熱、止疼藥物(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撲熱息痛等)。這些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及時看病定期檢查
消化系統疾病,有時從感受和症狀上是很難區分的,隔著肚皮你也看不到。一個胃痛的感受,原因從功能性消化不良到胃癌都有可能。有經驗的消化科醫生,也要透過檢查來最終定性。
所以我們不要隨意自我下診斷。一些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患者,也沒必要整天擔心自己有沒有發展成胃癌,去複查一下,不就心中有數了嘛。
雖然治療只佔三分,但卻是扭轉“胃不好”的關鍵,“七分養”,是預防“胃變差”的關鍵。預防勝於治療,但預防無法代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