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遺症”、“夜遺尿”。遺尿患兒常常伴夜驚、夢遊、多動或其他行為障礙。疾病不及時治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還會導致一系列的併發症發生,因此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類似症狀發生時,就要及時到醫院確診,並且趁早做有效地治療。
一、診斷標準 根據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研究用診斷標準,WHO,1993,中文版診斷依據為:
1兒童年齡與智齡至少5歲。
2不自主地或有意尿床或尿溼褲子,7歲以下每月至少2次,7歲以上每月至少1次。
3不是癲癇發作或神經系統疾病所致的遺尿,也不是泌尿道結構異常或任何其他非精神科疾病的直接後果。
4不存在符合ICD-10類別標準的任何其他精神障礙的證據,如精神發育遲滯,焦慮症,抑鬱症等。
5病程至少3個月。
二、檢查 血、尿、便常規檢查正常,一般實驗室檢查正常。應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腎臟疾病等,應進行尿常規或尿培養檢查,尿比重測定可排除因血管加壓素缺乏所致的遺尿。 應做脊柱骨片檢查,必要時做泌尿系統影像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
三、鑑別 遺尿症應與下列疾病鑑別:
1、神經系統疾患,遺尿也見於骶部發育不良及脊膜膨出患者中。一般鑑別上無困難,但對一些隱性患者,常易忽略。這類患兒除表現遺尿外,常有下肢無力等表現。骶部X線攝片、神經系統檢查常可明確診斷。
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誘發遺尿。若經過治療後,尿路症狀消失,遺尿現象也隨之消失。
3、尿失禁,尿失禁常為器質性因素或泌尿系統的結構異常所致,如包莖、尿道口狹窄、糖尿病等。持續性尿失禁可見於膀胱外翻、尿道下裂以及異位輸尿管開口。異位輸尿管開口多見於女孩,其開口可能在尿道遠端及陰道內。
4、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最常見部位為後尿道瓣膜處,其佔男性新生兒尿路梗阻的50%,常伴有膀胱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其中25%患兒有尿失禁。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是尿流變細,從嬰兒時期出現滴尿,後期可出現上尿路功能損害,尿道造影及膀胱檢查常可做出診斷。
溫馨提示:還可進行體格檢查來確診,重點是腹部的觸診,生殖器的檢查,以及神經系統的檢查,另外應觀察脊柱下端外觀有無小凹及面板異常,如病史中有排尿時的異常,還需觀察兒童排尿情況,大多數遺尿症兒童在體格檢查中無異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