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得了風溼病患也不要就此亂了陣腳,因為風溼病相對於其他病患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可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風溼病講求一個長久性,只有堅持下來治療才能夠更快的恢復健康。現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風溼病的血液檢查步驟。
1.血常規檢查:檢視是否出現異常指標,提示病情變化以及監測藥物不良反應。
2.肝腎功能:檢視肝臟、腎臟的功能,提示疾病變化以及藥物是否對內臟進行損害。
3.紅細胞沉降率ESR:簡稱血沉,正常參考值: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學成高,排除其他原因,說明疾病還在活動期,越高越不嚴重。血沉下降,表示疾病得到控制。
在風溼免疫疾病中,ESR高於25才有意義。
4.C-反應蛋白CRP:正常值
5.抗鏈球菌血素“0”ASO:正常值小於1:500,陽性則提示體內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可以導致風溼熱。
6.類風溼因子RF:RF常見於多種風溼疾病和急慢性炎症。因此,不能單憑RF陽性就認為自己是 類風溼關節炎。但如果RF滴度高、多次測定陽性、多種方法測定陽性,那麼患類風溼關節炎的可能性較高。
7.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抗角蛋白抗體AKA、抗核周因子APF、 抗RA-33抗體、抗Sa抗體:常見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尤其是對早期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診斷, 以及判斷疾病預後有重要意義。
8.抗核抗體ANA:陽性常見於許多疾病。高滴度的ANA陽性,要高度懷疑係統性紅斑狼瘡, 陰性幾乎可以肯定排除狼瘡診斷。
9.抗ds-DNA抗體:幾乎僅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且與活動期狼瘡腎炎密切相關。 抗體滴度越高,顯示疾病活動率越高。
10.抗Sm抗體:幾乎僅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標記性抗體。 但並非所有狼瘡患者都顯示陽性。
11.抗SS抗體、抗SSB抗體:見於多種疾病,但對診斷乾燥綜合徵有較大意義。
12.HLA-B27:是基因檢測,對診斷強直性脊柱炎有意義。
以上就是風溼病血液檢查的具體步驟,可是當你真的出現關節肌肉疼痛時,很多人都會認為是平時生活中不小心扭到的,往往很容易忽略掉病痛。因此身體上一旦有了並有了病痛的產生,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要忽略病患治療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