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和類風溼的區別
從醫學的角度講,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兩種炎症性病變。
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相比,風溼性關節炎輕一些,以全身遊走性疼痛為主要症狀,其關節等沒有形態改變。
類風溼性關節炎除疼痛外,還有腫脹、關節強直、軟組織攣縮、關節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改變,比風溼性關節炎要重得多。
兩者間雖有病因相同之處,但病理機制、臨床症狀表現乃至治療,都不一樣。且與風溼相比,類風溼的完全康復率較低。
風溼性關節炎特徵
風溼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骨科疾病,是風溼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區域性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
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
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覆發作。若風溼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類風溼性關節炎特徵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
類風溼性關節炎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覆發作,呈對稱分佈。
患類風溼的主要因素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類風溼?患類風溼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1.遺傳因素
類風溼的出現,與種族遺傳是有著一定的關係的,調查研究發現英國人類風溼的發病率最高,西非人最低,白種人比黑種人發病率高。
2.體質因素
類風溼與體質有關係,比如肥胖者就容易患類風溼,這主要是因為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
3.病毒因素
病毒因素是導致類風溼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主要就是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RA(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襯裡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
4.環境因素
經常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容易患病,另外還有一些精神因素,如勞累、精神創傷、營養不良、外傷等,常為類風溼的病因。
怎麼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的發病率很高,而且有很高的致殘率,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活動和健康。風溼類風溼要在平時的生活中來預防,特別是要在天冷的時候要注意保暖,天熱的時候不要總待在空調屋中。除了保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也是誘發該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患了病後,情緒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因此,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和愉悅的心情,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2.堅持每天鍛鍊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強健體魄,一開始切勿活動量太大,用力過猛。
3.避免風寒溼邪
在勞動或運動後,不可乘熱身出汗,便入冷水洗浴,勿被風吹;墊褥、被蓋應勤洗曬,以保持清潔乾燥;內衣汗溼後應及時更換清洗。居住環境要保持陽光充足,空氣流通。
4.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勞累,正氣易損,風寒溼邪可乘虛而入。因而,做到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5.預防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溼患者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也就是當人體被感染了一些病原體時,自身自發的免疫反應也會引起本病。
教你一招去風寒溼
風寒溼是引起關節疼痛,和類風溼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所以有時生活或工作環境比較潮溼時,可以煮一道洪湖地區傳統的藥膳——酒姜雞來祛除體內的寒溼。
酒姜雞
食材:公雞100克、生薑250克、白酒250ml、鹽少許。
做法:
1、先把切成塊的雞肉炒水,然後倒出來把水瀝乾,放入熱鍋裡翻炒;
2、依次加入生薑和白酒,大火煮開後再轉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出鍋前加少許的鹽調味,這道酒姜雞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