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致命!
冬天來了,感冒的人特別多,還在上小學的小明也病了,在家裡口服了感冒沖劑也不管用,在醫院輸液時小明突然出現嘔吐、胸悶、異常地煩躁,醫生檢查發現小明心跳過速,心肌酶明顯升高,診斷為爆發性心肌炎。
爆發性心肌炎屬於的一種嚴重型別,起病急驟,嚴重時導致死亡,有較高的病死率。一般多見於病毒性感冒後,病毒感染心肌,對心肌直接產生損害或者透過自身免疫反應引起心肌的壞死、變性。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這時就像一把雙刃劍,有時能對外界的病毒入侵產生抵抗,保護人體,有時候會反應過度,“好人壞人”一起殺,造成更嚴重的免疫反應,玉石俱焚,給心肌造成更大的損害。
相信在大多數的眼中,感冒是一件非常常見的“小case”,“長這麼大,誰沒有得過感冒啊,有啥大驚小怪!”,“得了感冒,吃點感冒藥,多喝點水,就沒事了”。的確,作為一種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甚至不吃藥,一週左右也會好。正因為感冒不起眼,所以繁忙的人們很少會因為感冒而特意停下忙碌的腳步、特意多休息幾天,一般都該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甚至有人會透過加大運動量、大量出汗來緩解症狀。
殊不知,就在這些對感冒不“感冒”的“感冒者”中,會有5%左右的病毒性感冒患者發展成為病毒性心肌炎,常見的感冒病毒中的柯薩奇病毒、病毒等對心肌心肌細胞“情有獨鍾”,特別容易對心肌組織發動攻擊,造成病毒性心肌炎。病毒心肌炎的早期,臨床症狀往往不典型,除了心臟方面的症狀外,其他症狀往往與感冒時的症狀難以區分,如肌肉酸困,嗓子疼,發熱等,很難引起心肌炎患者的警惕,而繼續按照感冒治療,造成疾病延誤。一般而言,若感冒遷延不愈或者感冒後出現心慌、胸悶、心律不齊、嚴重乏力等症狀,應該想到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需要求助於專科醫生,做必要的檢查,以免延誤病情,甚至發展成重症爆發性心肌炎,危及生命。
早期急毒性心肌炎一般經過嚴格的休息,補充營養、藥物治療後大多數可以治癒,心肌細胞在3個月的休養生息後或症狀消失,患者可以逐漸恢復活動,最好一年後方恢復日常運動。若治療不及時,病毒性心肌炎會遷延不愈,轉成慢性心肌炎,心臟會成為病毒與自身免疫系統反覆交戰、割據、拉鋸的戰場,從而千瘡百孔,最後發展成為心臟擴大,心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
因此,病毒性心肌炎要以預防為主,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感冒。千萬別“不把村長當幹部”,小小感冒背後,也可能暗藏殺機!正可謂:感冒不算病,得了也可能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