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天熱該如何正確喝水

avatar 羅漢元冬
2.8萬 熱度 A+ A-
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來了,氣溫越來越高。高溫情況下,機體代謝率增加,大量出汗,鈉、鉀、鈣、鎂等礦物質丟失較多,使機體對蛋白質、鈉、鉀、鈣、鎂、鐵、維生素C、硫胺

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來了,氣溫越來越高。高溫情況下,機體代謝率增加,大量出汗,鈉、鉀、鈣、鎂等礦物質丟失較多,使機體對蛋白質、鈉、鉀、鈣、鎂、鐵、維生素C、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水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要注意水和這些營養物質的及時補充。那麼,夏季應該怎樣喝水呢?科學飲水有哪些誤區呢?一起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1、我們身體需要的水分來自哪裡,喝水對我們有多重要?

專家解答: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約佔成年人體重的60%~70%,血液中大部分物質都是水分,肌肉、肺、大腦等組合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一個人若沒有食物,可生存3周;沒有水,可生存3天;沒有空氣,只可生存3分鐘。可見,水對於人體是僅次於空氣的重要物質。

水是多種礦物質、微生物、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營養素的良好溶劑,參與體內的物質轉運,它將營養物質運送到細胞內,同時運走體內的代謝廢物。水是體溫調節 系統的主要組成成分,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的熱,透過體液傳到面板表面,經蒸發或者排汗帶走多餘的熱量保持體溫恆定。水還起到潤滑作用,關節潤滑劑、唾液、消 化道分泌的胃腸粘液、呼吸系統氣道內的粘液、泌尿生殖道粘液等的生成都離不開。因此,為了健康,每天需要足量飲水。

我們需要的水分主要來自三個途徑:

1.喝進去的水:包括各種途徑所獲得的白水、茶水、飲料等,透過喝水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水分,這部分水大約佔到60%。

2.來自食物中的水:我國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蒸、燉、煮、炒等烹調方式,不僅可以保留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還在烹調時加入一定的水,因此,我們可以從食物中獲得一定量的水分。我們每天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佔40%左右。

3.機體內生水:是指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體內代謝產生的水分,也是機體獲得水分的一個途徑,但佔的比重很小。

2、“渴了才喝水”的飲水行為正確嗎,如何科學飲水?

專家解答:口渴,往往被作為判斷身體缺水常用的一個方法,還有一些症狀意味著你的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包括、 關節痛、肌肉痛、;尿少、尿液氣味濃重、尿的顏色發黃等。我們一直認為,口渴時身體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機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並開始 利用調節系統進行水平衡的調節,此時飲水雖然可以補充丟失量,並不是最佳的飲水時機,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飲大量水,加重胃腸負擔,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

喝水時間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原則是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一夜的睡眠會丟失不少水分,儘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迴圈血容量。

不同年齡性別的人,水的需要量不一樣,兒童少年每天需要喝水800-1400毫升,成年人1500-1700毫升。

3、日常飲水選擇純淨水好還是蒸餾水好,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專家解答:生活中常喝的飲品包括白水、茶水、飲料等,白水不含能量、解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 水為最佳。白開水中含有一定的鈣、鎂等礦物質,儘管不是主要的,但也可以為機體提供一些礦物質。白開水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加血 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是最符合人體需要的飲用水,並且乾淨衛生、製作簡單、經濟實惠,是飲品中的最佳選擇。礦泉水、礦物質水、純淨水等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但不宜作為主要的飲用水。

4、夏季只喝冰水的習慣正確嗎,喝冰水會引發哪些不適?

專家解答:高溫情況下,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會出現厭食、食慾減退等。經常喝冰水,一時覺得涼爽,但會刺激胃腸道。如果是不清潔的水製成的冰水,還容易出現食品衛生問題。

5、夏季晨起喝淡鹽水有益健康嗎?

專家解答:有些人有早餐起來喝淡鹽水,這樣會增加鈉的攝入。目前,我們膳食中攝入的鈉已經遠遠超過需要,再增加鈉的攝入,會增加的危險。高溫中暑主要是由於缺鉀,還有鈣、鎂等。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喝淡鹽水。

 

釋出於 2021-01-0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