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20~22周,明顯感覺胎動
胎兒在形成時即開始出現胎動,只是胎兒太小、活動的力量輕,通常孕婦感覺不到。一般而言,婦女在懷孕16~18週會第一次感受到胎動,在20~22周左右更為明顯。
有些生過2、3胎的經產婦,也許16、17周就會察覺。胎兒在活動時最常見是揮動手腳,有時出現較大或較用力的動作,例如翻身、踢腿等,會讓孕媽咪比較能感覺到,若胎兒只是進行手部張握,孕婦則較不易感受。
胎動的變化
16~19周
胎動的幅度小、力量微弱不明顯,有些孕媽咪會覺得像是腸子蠕動、或好似魚兒遊過的感覺。
20~31周
到了孕期20~22周,孕媽咪能明顯感受到胎動。在這階段,胎兒的動作越來越大、力量變強,每天可感覺到數次乃至數十次的胎動,至於胎動的部位主要視胎位而定。
如果胎兒的腳在上面,他在踢時能令媽媽明顯感知;如果是胎兒是臀位,坐著往下方踢,孕婦較無法清楚地察覺。
32周~分娩
進入懷孕後期,懷孕週數越大,胎動越頻繁、胎動方式也越多樣,可能會看到孕婦某邊的肚子鼓起來,或肚皮動來動去的感覺。
懷孕35周,胎動方式會出現扭來扭去的情況。36周以後,由於胎兒較大、子宮空間變小,胎動幅度也會減小。
孕期7個月,固定記錄胎動
對於胎動的提醒,從孕期7個月(亦即28周)開始,每天規律記錄胎動,不用刻意計算,只要胎動有在標準範圍內,例如:1~2小時10次以上即算正常。
而且越接近分娩越要注意。另外,若孕婦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妊娠毒血症等,由於胎盤功能較差,更要留意胎動。
除了觀察胎動,孕媽咪也要記得定期產檢,懷孕28周前是每個月產檢一次;28周後則是每週2次;孕期36周以後每週檢查1次。
胎動多,代表寶寶的個性活潑嗎
不見得如此。而且,胎兒會配合媽媽的作息,例如:媽媽工作時走來走去,胎兒可能在睡覺。等孕媽咪下班回到家休息,胎兒睡醒了,這時媽媽會覺得胎動特別厲害;
另外,剛用完餐或運動完,胎動頻率也會增加。
如何記錄胎動
測量、記錄胎動的標準方式,大約在孕期28周後,孕媽咪可以每天觀察胎動頻繁的時間點,開始規律記錄。
像是用完晚餐,胎兒開始有活動,孕婦可選個舒服的姿勢坐或躺,進行計算、觀察胎動幾分鐘出現一次,或1個小時胎動幾次,原則上,1~2小時胎動達10次以上即是正常。
另外,有人認為晚上的胎動較頻繁,是因為白天孕婦因工作關係可能需要經常走動,胎兒覺得彷彿睡在舒服的搖籃裡。
等孕婦吃飽休息了,由於腸胃蠕動加快,不僅會喚醒胎兒,也會刺激他吸收營養。
胎兒不動,怎麼做
若覺得胎動較少,孕婦可以吃些東西、喝點飲料、或輕拍肚子等,刺激寶寶讓他產生反應。
但原則上,最好在固定時間計算胎動,每次測量以1~2小時為單位,出現10次以上的胎動皆屬於正常。
小心4狀況,造成胎動減少
胎兒生長遲滯
胎兒的體重與懷孕週數不合,或生長速度太慢,為胎兒生長遲滯,胎動可能較正常的胎兒少。
臍帶壓迫
當胎兒的姿勢或孕媽咪的動作造成臍帶受到壓迫,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缺血,減少胎動。
只要改變姿勢,讓臍帶沒有受到擠壓,即會慢慢恢復正常,可先觀察、別太過緊張。
胎盤功能不佳
胎盤的作用包括氧氣交換、提供胎兒營養物質、排除代謝物等,因此,胎盤功能的好壞影響胎兒的健康狀況。若胎盤功能不佳恐造成胎兒生長遲滯,降低胎動的頻率。
胎盤剝離
一旦胎盤出現剝離,由於無法交換氧氣與排除廢物,恐導致胎兒缺氧,造成胎動減少、胎兒心跳減速,甚至引發生命危險。
至於胎盤剝離的症狀包括子宮收縮而出現劇烈腹痛、有時會合並大量出血。
小心,胎動異常的3警訊
胎動減少
一般而言,孕期28周開始計算胎動。與前幾天相比,胎動頻率減少一半,則就要注意。原則上,先視孕婦觀察胎動的時間點而定,如果平常在晚上測量,最近幾天的晚上胎動明顯減少,則要留意。
因為胎兒會習慣在某段時間活動,不會一整天都在動,也許白天在睡覺、晚上活動頻率較高,因此,以孕婦觀察的時間點為主。
完全沒有胎動
如果孕媽咪覺得寶寶很久沒有動靜,不妨輕輕地推推肚子、或輕拍肚子,通常胎兒大多會有反應。
基本上,依照平常測量胎動的時間來觀察,如果胎動太少或整天沒有動,最好就醫檢查較妥。
突然劇烈胎動,之後沒有胎動
當突然發生劇烈胎動、之後幾乎沒有出現反應的情形,可能是胎兒處於危險情況。
主要擔心胎兒被臍帶纏住。不過通常不會纏得太緊,舒緩後會漸漸自行恢復正常。然而,如果持續沒有胎動,建議儘快就醫。
胎動、宮縮、脹氣,傻傻分不清
胎動
明顯感知到胎兒在動,動的時間短,一下就停止。
宮縮
子宮收縮時子宮會變硬,孕媽咪會覺得肚子緊緊的。正常而言,一天會發生好幾次宮縮、且很快就停,只覺得肚子緊緊的但不會痛。
另外,子宮收縮時會壓迫背部血流,造成血液迴流不佳,令孕婦感到缺氧、容易喘。如果宮縮太頻繁、有規律性,可能是早產跡象,要特別注意。
脹氣
發生部位通常位於上腹部,孕婦除了感到肚子緊緊的,還會覺得腸子在蠕動、出現絞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