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常發生在什麼時候
任何年紀都可能出現口吃,但幼兒發生年紀主要在早期約30~36個月和6歲之前,發生率為1~7%。之所以好發於2歲6個月,乃在於此階段兒童急速發展辭彙,開始學習敘述完整的句子,若加上家長特別注意孩子的語言發展,即會覺得他表達時容易結巴。其實,成人說話有時也會出現口吃現象,但成人有自我監測的功能,反覆出現結巴時會進行修正,因而讓聽話者沒有發現,自己就不會感到緊張。
從性別來看,男性發生口吃比率較女性高,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約為2:1~4:1,隨著年紀的增加,比例會越來越懸殊。至於男生比例高於女生的原因,不外乎三個,包括女生自發性恢復較高、男生生活壓力比女生大,以及在生物的設計上,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現語言問題,可能受到性別相關的遺傳因素影響,不過,目前尚未被證實。
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
造成口吃的原因多重而複雜,列出以下常見因素。
大腦運作與口語表達不同步
孩子說話結巴,有專家認為大腦運作與口語表達未同步,即語言能力與思考能力還無法一致。
遺傳
若雙親有口吃,子女口吃的機率約60%;雙親只有1人為口吃者,子女口吃的機率則約40%。若父母的口吃情況持續到成人時期,易造成孩子模仿、養成習慣,在臨床上發現患兒因為父親有口吃情況,影響他的表達不流暢。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口吃的患兒也許就是家裡較多親人有口吃現象。
另外,醫學研究指出,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同時罹患口吃的機率較高。也有研究表示,一等親之內,例如:爸爸是口吃者,會增加孩子口吃的可能性。若為旁系血親,則影響不大。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較高、對孩子採取嚴厲的教養方式,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增加口吃的機率。
內在情緒受挫
口吃可能是孩子內在情緒受挫的外在表達方式,演變成「心因性」的口吃。尤其是家長特別在意孩子的表達,時常嚴格矯正語言,恐造成自信不足,還沒開始說話就覺得恐懼,因為緊張而造成口吃。
學說話,未受到正向鼓勵
孩子在表達時,未得到正向鼓勵,例如:家長常質詢孩子「一句話怎麼想那麼久?」或不耐煩打斷孩子的談話,要求他「先想好再講」等,讓孩子產生畏懼,講話更容易結巴。
社經文化影響
除了受到遺傳、教養等因素,父母的社經地位和文化背景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流暢度。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社經地位中上程度的家庭,口吃發生率較高,可能是父母對孩子表達的要求較高或期待孩子有成就,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另外,還有文化因素,像是高競爭的國家或強調語言正確率的社會,口吃的發生率會較高,因孩子邊說話必須邊思考正確的說法,提升口吃發生率。
孩子口吃常見的特徵
孩子在敘述表達時,經常一句話要重覆好幾次或中斷不流暢,即是口吃。多數的口吃現象會交替出現兩種以上的特徵,以重覆、停頓、拉長最為常見;至於幼兒階段的言語不流暢,則以重複字為多。除此,還有哪些是常見的明顯特徵?
重複音節或單字
講話時經常重複部分的音節,例如:「ㄨ…ㄨ…ㄨ…我想吃點心」,或者重複單字,像是「我…我…我想吃點心。」
重複片語
孩子在敘述時,經常重複某個詞彙,例如:我要…我要…吃餅乾,甚至有孩子會修正不完整的句子或片語,例如:我昨天上…上山,當孩子發現自己將「上學」說成「上山」,就會自動修正,因而出現重複片語的情況「我昨天上…上學…上學。」
延長音
說話時延長語音或單字,雖然不重複字音,但句子拖很長,才帶出下一個字,舉例:我今天早上(「上」的音拉長)…吃了1片吐司。
停頓
孩子說話時,突然中斷、停頓,彷彿哽住,並明顯發現在用力呼吸、試圖表達,例如:「我不喜歡妹妹,她…都…搶我的…玩具。」這可能在尋找適當的辭彙和句子。
插入語詞
表達時會在句中插入不相關的聲音、音節或單字,例如:「啊!我媽咪說…」、「我想『嗯』…吃點心」,甚至在每個句子的句尾加個「之類」的詞彙也屬於插入。
孩子口吃怎麼矯正
正常來說,口吃的自我恢復率滿高,但如果持續6個月以上、6歲以上仍未改善,或者孩子意識到自己有口吃問題,建議帶孩子至醫院評價、治療,尤其是孩子從小明顯口吃,應該儘早評價,家長較能懂得如何教養、引導孩子。再者,由專業語言治療師指導家長與孩子的正確應對方式,可減輕孩子緊張、焦慮,家長也無須擔心。若孩子在6歲後才出現口吃,可能是壓力或其他因素造成,不全然是語言發展過程的正常現象,畢竟孩子6歲之後,語言發展應已非常完整,最好儘早進行完整的評價,甚至治療。
當明顯察覺孩子的言語表達不流暢、容易結巴,可從心理及語言訓練進行雙重輔導,助於自發性的恢復,提出美國聽語學會(ASHA)建議的具體方法供父母參考。
孩子意識到口吃,帶他就醫評價
一般而言,孩子對於自己講話不清楚或出現口吃多半沒有自知、不具概念,也不懂得判斷,通常是家長告訴孩子「講話講清楚」、「先想過再講」,孩子才會逐漸意識到,因此,當孩子開始察覺自己講話會結巴,甚至開口前就會感到緊張或挫折,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評價,幫他找尋適當的矯正方法。
聆聽表達內容,而非著重表達方式
孩子在闡述事情時,家長應聆聽他所想表達的內容,而非著重表達的方式。至於他的詞彙是否運用得當、發音是否清楚,並不是很重要。
與孩子說話時放慢速度
幼兒會以大人的說話為標準,當父母的講話速度快,孩子與父母的談話速度自然會變快。反之,父母講話速度慢,孩子也會跟著將速度放慢,如此才能讓小孩有充足的時間思考、瞭解、整理大人想傳達的資訊。
提供沒有競爭、干擾的情境
提供幼兒沒有競爭、干擾的情境進行溝通,別輕易讓小孩進入群體生活,一下他要聽這個孩子講話,一下又他要與另一個孩子對話,當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流暢時,易造成他緊張,讓他感覺環境具有競爭性。
溝通時,降低孩子的壓力
與孩子溝通時,儘可能降低他的壓力,例如:家長不要一直問孩子問題,或者問了之後要求孩子馬上給答案。父母應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思考,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回答第一個問題,再接著詢問第二個問題。
記錄孩子講話的順暢性
即使孩子表達狀況時好時壞,建議家長觀察、記錄孩子在語暢(講話順暢度)的迴圈性,製造並增加語言流暢的時機。
觀察影響語言的因素
仔細觀察、瞭解影響孩子語言的因素。例如:孩子平常對話都很順暢,但也許遇到陌生人講話時會結巴;他沒有看某部卡通,當同儕在討論內容時,由於話題對他而言是陌生的,因而不知該做何響應;當大人在談所得稅等複雜名詞時,孩子在表達可能會出現結巴現象。
瞭解環境、文化產生的影響
瞭解環境與文化,以及隨之產生的競爭力、時間壓力、興奮度,甚至孩子進入新環境面對不熟悉的人,都會影響他的語言表達。
重覆孩子的話
等孩子講完後,父母可重述他的話,確定瞭解他的意思。如果孩子表達不清楚,例如:看到一臺紅色汽車,孩子結結巴巴說著:「那是一…一臺…臺紅色的汽車」,這時家長不妨輕描淡寫的複述他的話:「你說那是一臺紅色的汽車喲?對耶,那是一臺紅色的汽車。」代表已經瞭解孩子的意思,家長亦可用較為緩慢的講話速度響應,讓孩子學習、模仿,如此孩子的心情也會較放鬆。
不要刻意關注
每當孩子開口講話,家長便緊迫盯人的注意,容易在無形中增加他的壓力。若剛好孩子出現講話不流暢的情形,父母也別不斷提醒:「放輕鬆」、「慢慢講不要急」、「想好再說」……雖然父母覺得自己是好意,但容易造成反效果。
不要批評或糾正
別在別人面前談論或批評孩子:「你看,他講話結結巴巴」,或者拿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妹妹的年紀比你小,卻比你會講話」…這會讓孩子成為被注意的焦點,而且是負面聚焦,易讓孩子產生沮喪和挫折的情緒。
別幫孩子貼上「口吃」標籤
父母別對孩子說:「你看,你講話支支吾吾就是口吃」,隨意幫他貼上標籤,恐讓孩子心生自卑,消極的認為自己的表達能力很差勁。
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當孩子講話不斷重複音節或單字時,別打斷他,儘量讓他完成句子。另外,當孩子的句子處在停頓或拉長的狀態時,也別直接幫他接話:「是不是這個?」、「是不是那個?」也許他已經想好要怎麼說明,可是家長的做法卻打斷他的思考與表達能力。
不要模仿或取笑
別模仿或取笑孩子說話的毛病,有些孩子在表達時,由於結結巴巴,感到不耐煩的家長會模仿他的說話行為,甚至取笑孩子:「等你講完一句話天都黑了。」也許家長認為這樣會刺激孩子努力學習,但其實是為極不恰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