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你衰老的根源是什麼

avatar 是念天真吖
2.8萬 熱度 A+ A-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古涵抗禦衰老,不能單純地阻抗和治療衰老導致的結果,如高脂血症、、、,以及氧化損害大於氧化修復等各種老化現象。關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古涵

抗禦衰老,不能單純地阻抗和治療衰老導致的結果,如高脂血症、、、,以及氧化損害大於氧化修復等各種老化現象。關鍵要明確衰老的根源和機制,針對根源和主要衰老機制採取有效措施。

一、現代醫學對衰老機制的認識

1.現代三大衰老學說

現代有關衰老機制研究的學說大約有200多種,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遺傳基因控制論。認為衰老與生長、發育一樣,都是由遺傳基因(DΩA)程式控制的,認為細胞核內先天存在著控制個體衰老的程式,包括自然衰老程式開啟學說、基因修復錯誤積累學說、端粒酶逐漸縮短學說等。

二是細胞、蛋白質分子、遺傳基因損傷積累論。認為氧自由基攻擊造成了細胞與基因的損傷,蛋白質分子錯誤交聯與蛋白質分子糖基化,造成了構成細胞的生物分子結構錯誤和功能喪失,各種損傷的積累導致了老化發生。

三是神經理論。認為下丘腦-腦垂體-腎上腺(附在兩腎臟上方的內分泌腺),是控制衰老程序的主導機制,下丘腦的老化直接導致腦垂體-腎上腺的老化與功能衰退,導致生長激素、松果體、脫氫表雄酮、性激素四大抗衰老激素水平降低,衰老程式開啟。

2.基因主宰衰老程序

科學家進一步綜合分析發現,神經內分泌失調是基因衰老程式開啟的結果,並非原始機制;而各種損傷的積累,也只是衰老的加速因素,不是主要機制,不可與基因控制論並列。只有遺傳基因控制程式,才是啟動和主宰衰老過程的主幹線。

二、中醫對衰老機制的認識

中醫對衰老的研究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黃帝內經》在《靈樞》與《素問》兩部經典中,簡潔明快地指出了先天腎精的盛衰,決定了人體從生長髮育到衰老死亡的全程,控制生命的核心物質是先天腎精。

1.人始生,先成精

《靈樞•經脈篇》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面板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裡“人始生,先成精”的“精”,就是受精卵,主要成分是父母基因結合而成的子代基因,由它化生出了人體骨肉臟腑。所以,我們可以將中醫所說的“精”,轉譯為現代醫學的遺傳基因。

2.腎精主宰生長壯老已

《內經》指出:女子7歲、男子8歲,腎氣始充,齒更發茂;女14歲,生殖原動力發動,任脈暢通,月經來潮。男子16歲,生殖原動力發動,精滿外瀉,故能有子;女子21歲、男子24歲,腎氣充實,智齒生而牙長全;女子28歲、男子32歲,筋骨堅強,頭髮茂盛,身體強壯;女子35歲、男子40歲,腎氣始衰,發始墜落、牙始枯槁,面始憔悴;女子42歲、男子48歲,陽氣衰於上部,顏面憔悴無華,頭髮變得斑白;女子49歲,任脈虛,生育原動力衰竭,而形衰,失去生育能力;男子56歲,肝氣衰竭,筋骨活動不便,到64歲,生殖原動力衰竭,精少,腎氣衰落,形體全面衰老。

3.腎精虛損是衰老之源

從上面的經文可以明確看出,人的生長是由腎氣發動和支撐的:由腎氣始生——腎氣化生的天癸催化生育功能——腎氣平均,真牙生而長極;而人的衰老也是由腎氣衰減啟動的:由腎氣始衰開始,導致陽氣衰,發墮齒槁——腎氣進一步衰退,腎中天癸(相當於西醫的性激素分泌)衰竭,導致女子絕精、男子精少——肝臟等五臟相繼衰老,形體也隨著衰敗。

《黃帝內經》在說明男女的生死週期時,對內在機理僅僅用了“腎氣盛,齒更髮長”、“腎氣平均,身體盛壯”、“腎氣衰,發墮齒槁”、“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等有關盛衰、強弱、多少的量變概念,包涵著腎精多少的量變決定生命質變的大道理!

春夏秋冬是地球獲得太陽光輻射的多少引起的,這種量變引起了植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凋落死亡的巨大變化;理同於此,人體生死調控的主線也很簡單,主要與腎精盛衰有關。

三、腎精是什麼?

上面已分析,中醫“精”的含義等同現代的遺傳基因,而“腎精”又是什麼呢?

首先,中醫的臟腑與西醫的解剖學臟腑不同,它是以功能為主的結構與功能的綜合,並非西醫單純的解剖單位。中醫的腎功能,包括了生長、發育、生殖、泌尿、生骨、生骨髓、生腦髓,以及固藏先天之精、五臟之精等作用;那麼在結構上,就必然包括了支撐這些功能的臟器,包括西醫的腎臟與其上方所附的腎上腺,以及卵巢、睪丸等生殖腺,以及負責調控人體生長與生殖的下丘腦和腦垂體;而骨骼、骨髓、腦髓,都由腎氣主導化生。

所以,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醫的“腎精”——其實是組成腎臟、腎上腺、卵巢、睪丸等生殖腺、下丘腦和腦垂體的細胞中、所含遺傳基因的總稱,是它們主宰著生命之樹的主幹和生長凋落變化。所以,中醫不論抗衰老或治療慢性虛弱性疾病,都離不開“補腎”。

今後,我們只要看到中醫的“腎”與“腎精”,就一定要聯想到這一系列功能與結構,不要只想到具有泌尿功能的腎臟。

四、增齡導致腎精虛損的現代印證

大量事實證明,增齡引起內臟組織細胞的減少和重量的減輕,是衰老的重要環節。如腦細胞20歲開始減少,每年約減少0.8%,60歲時腦皮質細胞減少20%~25%,腦幹蘭斑核細胞減少40%;70歲後多數人出現腦萎縮。呼吸系統的老化一般始於30歲,那時肺泡表面積約為75平方米,70歲時下降到60平方米,60歲時的血氧分壓僅相當於30歲時的78%。腎小球的數目減少一般從40歲開始,60歲時大約減少50%。腎臟排洩功能從30歲起每年約下降1%,60歲時腎酚紅排洩率下降30%。睪丸自40歲之後重量就開始減輕,50歲後體積也緩慢縮小,60歲後明顯縮小。男子睪丸分泌的睪酮在40歲以前恆定在6~8μg/L,60歲後則下降至3μg/L,80歲下降到極少。女子青春期卵巢約有40萬個卵泡,絕經時僅殘留極少數卵泡,當無卵泡發育時,卵巢的分泌雌激素功能和人的生殖功能即終止。卵巢分泌的女性激素雌二醇,從35~40歲開始下降,60歲降至最低點,僅相當於年輕時的10%~30%。

由此可見,在內臟器官細胞總數、遺傳基因總量以及它們分泌的激素逐年減少的情況下,人體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印證了中醫腎精盛衰主宰衰老程序的理論。

五、中醫抗衰老工程

講到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中醫抗衰老的主體就是補益腎精、補益腎氣。這時會有讀者急於瞭解補益腎精、腎氣的具體藥物和方法。因此,需要提醒各位,以補腎為主的中醫抗衰老是一項周密的系統工程:⑴需要為實施補腎法奠定身心基礎。⑵需要同時實行一些配套方法。⑶需要因人而異制定抗老方案。⑷需要遵守必要的紀律與禁忌,否則不會起作用,甚至產生有害的副作用。(待續)

(以上文章版權屬《健康指南》雜誌社,如若轉載,請標示作者及來源)

釋出於 2021-02-1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