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男人背部拔罐位置圖 拔罐腎虛位置圖

avatar 上清雯華
1.8萬 熱度 A+ A-
拔罐是中醫常用的操作手法之一,通常拔罐的位置主要是在腰部、背部、肩膀這些肉多厚實的部位,以男性背部拔罐為例,以下穴位是常見的背部拔罐位置,其操作方法和功效作用僅供參考學習。

脾俞穴:益氣健脾和胃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單取穴:找到兩側肩胛骨下角,往中間划水平線,相對的是第七胸椎,然後下屬四個椎體左右旁開1.5寸便是脾俞穴。

功效:脾俞穴是脾臟的背俞穴,有益氣健脾的作用,經常刺激該穴可增強脾臟的運化功能,促進消化吸收,適宜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背痛等病症。

胃俞穴:健脾和胃降逆

位置:在脊柱區,第12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簡單取穴:俯臥姿勢,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功效:胃俞是胃的背俞穴,具有和胃調中、祛溼消積、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適宜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背痛等病症。

腎俞穴:有益腎助陽強腰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簡單取穴:俯臥姿勢,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功效:腎俞穴作為腎的俞穴,腎臟的寒溼水氣經由此穴向外輸出於膀胱經,中醫認為刺激腎俞穴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適宜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病症。

膽俞穴:疏肝利膽清熱

位置: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簡單取穴:俯臥姿勢,膽俞穴位於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功效:膽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是膽之背俞穴,意指膽腑的陽熱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具有疏肝利膽清熱的功效,適宜膽經疾病,如膽囊炎、坐骨神經痛、風溼性關節炎、肝炎、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等病症。

肝俞穴:理氣明目保肝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單取穴:正坐的姿勢,從低頭時最高隆起處那塊骨頭算起,第九個突起下方左右各兩橫指寬的位置

功效:肝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肝之背俞穴,意指肝臟的水溼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具有散發肝臟之熱、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的功效,適宜黃疸,脅痛,胃痛,眩暈,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癲狂,及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神經衰弱等病症。

肺俞穴:宣肺補虛清熱

位置: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簡單取穴:低頭屈頸,位於頸背交界椎骨高突處,向下數至第3椎體,在其下緣旁開2橫指處即是肺俞穴。

功效:肺俞穴屬膀胱經,為肺的背俞穴,是肺臟經氣輸注之處,近迫於肺臟,與肺有直接內外相應的關係,能調節肺臟經氣,具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功效,適宜咳嗽,氣喘,吐血,潮熱,盜汗,鼻塞等病症。

腰陽關穴:壯腰補腎除溼

位置: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單取穴:俯臥位,先找到骨盆兩側的最高點,這兩點之間的連線與背部正中線的交點處就是人體的第4腰椎棘突,其下方凹陷處即是腰陽關穴。

功效:腰陽關穴歸於督脈,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穴所必須經過的關隘,具有通利關節、溫腎壯陽、強筋壯骨、止痺袪痛的功效,適宜腰骶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下肢麻痺等病症。

大椎穴:益氣壯陽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單取穴: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大椎穴是十四經腧穴中常用的腧穴之一,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只要給大椎穴適當刺激,就可以通暢諸經,振奮一身之陽氣,讓你快速恢復體力,意氣風發,適宜熱病,瘧疾,咳嗽,項強,肩背痛,腰脊強,小兒驚風,五勞虛損,中暑,霍亂,嘔吐,黃疸等病症。

肝俞穴:理氣明目保肝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單取穴:正坐的姿勢,從低頭時最高隆起處那塊骨頭算起,第九個突起下方左右各兩橫指寬的位置

功效:肝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肝之背俞穴,意指肝臟的水溼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具有散發肝臟之熱、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的功效,適宜黃疸,脅痛,胃痛,眩暈,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癲狂,及急、慢性肝炎,膽囊炎,神經衰弱等病症。

肺俞穴:宣肺補虛清熱

位置: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簡單取穴:低頭屈頸,位於頸背交界椎骨高突處,向下數至第3椎體,在其下緣旁開2橫指處即是肺俞穴。

功效:肺俞穴屬膀胱經,為肺的背俞穴,是肺臟經氣輸注之處,近迫於肺臟,與肺有直接內外相應的關係,能調節肺臟經氣,具有調補肺氣,補虛清熱的功效,適宜咳嗽,氣喘,吐血,潮熱,盜汗,鼻塞等病症。

腰陽關穴:壯腰補腎除溼

位置: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單取穴:俯臥位,先找到骨盆兩側的最高點,這兩點之間的連線與背部正中線的交點處就是人體的第4腰椎棘突,其下方凹陷處即是腰陽關穴。

功效:腰陽關穴歸於督脈,是人體真火陽氣到達命門穴所必須經過的關隘,具有通利關節、溫腎壯陽、強筋壯骨、止痺袪痛的功效,適宜腰骶痛,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下肢麻痺等病症。

大椎穴:益氣壯陽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單取穴: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大椎穴是十四經腧穴中常用的腧穴之一,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只要給大椎穴適當刺激,就可以通暢諸經,振奮一身之陽氣,讓你快速恢復體力,意氣風發,適宜熱病,瘧疾,咳嗽,項強,肩背痛,腰脊強,小兒驚風,五勞虛損,中暑,霍亂,嘔吐,黃疸等病症。

拔罐注意事項

1、使用物品安全衛生

拔火罐的用具一定要消毒,最好是到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拔罐操作,這樣不僅能有針對性的依靠拔罐治療疾病,還能保證用品的安全衛生。

2、不能在同一個位置重複拔罐

短時間內,同一個面板位置只能進行一次拔罐治療,如果反覆進行同位置拔罐,很可能出現灼傷、燒傷等現象,一般第二次拔罐需在前一次拔罐後罐印消失進行。

3、注意避免受寒

拔完罐後,要經過四個小時才能洗澡,並且剛拔完火罐時,不能直接對著空調、風扇吹。

4、拔罐時需隨時觀察

在拔火罐過程中,醫生不能離開病人,應隨時監護病人的面板情況,一旦病人出現不適症狀,要及時處理。

5、留意罐印顏色反應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不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4)罐印鮮紅而豔: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溼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溼症。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溼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溼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溼熱毒的反應。

釋出於 2022-06-13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