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
1.生化指標測定 神經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和腦型肌酸磷酸激酶CK-BB存在於神經組織的不同部位,HIE後6~72h它們在血液和腦脊液中的升高和腦損害程度呈正相關,能敏感地作為HIE早期診斷和評估預後的標誌物。
2.其他 根據病情選擇動脈血氣分析、血糖、電解質、尿素氮、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纖維蛋白原等檢測。
【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 常有吸入性肺炎。
2.頭顱CT檢查
1輕度: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佈於2個腦葉。
2中度:低密度影超過2個腦葉、白質灰質對比模糊。
3重度:瀰漫性低密度影,灰質白質界限消失,但基底節及小腦尚有正常密度。中、重度者常有顱內出血。正常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腦水分多,髓鞘發育不成熟,可存在廣泛的低密度,因此低密度的診斷CT值應在18以下。在HIE急性期,腦水腫比較明顯,可能會掩蓋腦細胞損傷,並且病情還在變化之中,所以早期影像學檢查不能反映預後,需在2~4周後複查。
3.顱腦超聲檢查
1普遍回聲增強、腦室變窄或消失,提示有腦水腫。
2腦室周圍高回聲區,多見於側腦室外角的後方,提示可能有腦室周圍白質軟化。
3散在高回聲區,由廣泛散佈的腦實質缺血所致。
4侷限性高回聲區,表明某一主要腦血管分佈的區域有缺血性損害。
4.磁共振成像MRI MRI不僅能檢出急性期HIE的存在、分佈和嚴重性,而且能幫助判斷預後,還能發現髓鞘形成是否延遲或異常,以判斷神經發育情況。
5.腦功能檢查
1腦電圖EEG檢查:表現為節律紊亂、低波幅背景波上的棘慢波爆發或持續瀰漫性慢活動;出現“爆發抑制”、“低電壓”甚至“電靜息”,則為重度HIE。腦電圖異常程度與病情輕重程度相平行。腦電圖正常或單灶者,預後好;持續異常等電位、低電位、快波、暴發抑制波形等腦電圖,尤其是週期性、多灶性或瀰漫性改變者,是神經系統後遺症的訊號。
2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表現為出波延遲、潛伏期延長、波幅變平及波脫失。動態觀察V波振幅及V/I振幅比值,若持續偏低提示神經系統損害。
3多普勒超聲腦血流速度CBV測定:有助於瞭解腦灌注情況,高CBV提示存在腦血管麻痺和缺乏自主調節,低CBV提示存在廣泛的腦壞死、低灌注、甚至無灌流。
6.腦代謝監測
1磁共振頻譜MRS:MRS是一種無創傷性檢測體內化學成分如腦組織的ATP、磷酸肌酸、乳酸等的方法,能在活體上測得腦組織的代謝情況,比MRI能更早期敏感地反映缺氧缺血腦損傷程度。
2近紅外光譜測定技術NIRS:NIRS是近年來國外新興的光學診斷技術,可直接測出腦組織中氧合血紅蛋白及還原血紅蛋白的變化,實際瞭解腦內氧合情況,間接反映腦血流動力學狀況及細胞內生物氧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