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血管炎的檢查和鑑別診斷

avatar 小竹子
2.8萬 熱度 A+ A-
一、血管炎需要做哪些檢查1.血生化檢查面板型變應性血管炎一般無明顯變化。系統型變應性血管炎可有貧血,血小板暫時性降低,白細胞增多,有1/3的病人嗜酸

  一、血管炎需要做哪些檢查  1.血生化檢查  面板型變應性血管炎一般無明顯變化。系統型變應性血管炎可有貧血,血小板暫時性降低,白細胞增多,有1/3的病人嗜酸性白細胞增多,一般在 0.04~0.08,少數達0.56.尿中有蛋白及紅細胞,並偶見顆粒管型。重者BUN可升高。半數以上患者可有血沉增快。總補體及補體C3、C4可降 低。IgG、IgA含量增加,IgM降低,其變化與病情相符。患者肝功能可有不正常。迴圈免疫複合物呈陽性。以下化驗對本病也有意義,如抗核抗體、梅毒血 清試驗、溼因子、冷球蛋白及HBsAg等。也應注意潛在感染及腫瘤,並同時注意對結締組織病的觀察。  2.組織病理學檢查  其改變主要依據病變輕重,病程長短及當時取材情況。一般情況下真皮毛細血管及小血管周圍有炎性細胞浸潤,有較多的嗜中性白細胞浸潤和中性白細胞解體形成的很多散在核碎裂,叫核塵,同時有組織細胞及嗜伊紅細胞浸潤,血管周圍有強嗜伊紅染色的纖維蛋白束的沉積。在切片中,由於纖維蛋白的沉積與明顯的水腫結合,使血管周圍的膠原呈模糊不清的外觀,稱為纖維蛋白樣變性。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如嚴重可導致血管腔阻塞。炎性細胞同時還侵犯血管壁,血管壁主要被中性白細胞侵犯,使血管壁不清,同時還可以有嗜伊紅白細胞,少量單一核細胞。管壁纖維蛋白束沉積及血管壞死。較多的紅細胞外滲是常見的。  3.電鏡檢查  可發現侵犯毛細血管後靜脈,尤其侵犯8~30μm大小血管。早期為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內皮細胞間出現裂隙和吞噬細胞活躍現象,基底膜增厚。中性白細胞開始在血管的間質內。重者血小板凝聚於管腔內,並在內皮細胞間穿過。  4.直接免疫熒光法檢查  可發現血管基底膜有IgA抗體,真皮及皮下組織有IgM和IgG抗體及補體C3沉積。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在其固定部位可發現組織成分破壞,主要在纖維蛋白樣壞死區內發現。  二、血管炎和其他疾病的鑑別診斷  1.過敏性紫癜  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多發生在下肢以淤斑、淤點為最多見的皮損,可伴有關節痛。血小板正常,尿常規可有蛋白尿和血尿,有時偶見消化道出血癥狀。  2.丘疹壞死性結核疹  青年女性多見,四肢關節附近或臀部有散在中心壞死性堅實丘疹,愈後留有萎縮性疤痕,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組織病理有結核病的組織表現。  3.面板型結節性多動脈炎  多在下肢,有沿小動脈分佈的皮下結節,自覺疼痛明顯及明顯的壓痛,面板組織病理表現小動脈炎及小動脈壞死。  4.還應與高球蛋白血癥、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及結節性血管炎鑑別。

釋出於 2021-02-2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